《如懿传》阿箬:她曾是如懿最得力的侍女,为何最后却被赐了猫刑
要说《如懿传》中宫斗下线时最令人解气的角色,阿箬一定能排上前三。
作为如懿的陪嫁侍女,后为延禧宫的掌事宫女,本可以有个大好前途,却亲手将自己的后路断的一干二净,让人唾骂的同时也不禁令人唏嘘。
其实阿箬一开始的人设还是挺讨喜的,心直口快、热情大方,事事为着自己的主子。
如懿被压制,她为主子鸣不平;如懿得宠时,她打心眼里为主子高兴。
如懿一开始也是欣赏她的,虽然知道多嘴的阿箬可能会为自己惹事,但大多数时候都是对她包容有加。
然而,这一切都在阿箬得知自己的阿玛在前朝治水有功而发生了改变。
阿箬出身并不卑微,加上姿色尚可,阿玛更是有功,这时的她就不甘只做一个伺候别人的宫女了,她祈盼着有朝一日自己也能当上主子。
其实作为宫女想上位的人不在少数,人往高处走的志向也是无可厚非的,可是阿箬为什么会落得一个臭名昭著、万人唾弃的惨烈结局呢?
阿箬身上的三个性格特点与她最终的结局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嘴不饶人,言多必失
在人人谨言慎行、如履薄冰的紫禁城里,阿箬常常管不住嘴,说话有失分寸,若不是如懿处处宽容护佑,怕也是早早领了盒饭。
皇上因为宠爱如懿,特意亲笔题字送予如懿一块“甚赞徽音”的匾额。
阿箬知道后,比如懿更为得意。
在去内务府的时候,大肆宣扬自家主子如今盛宠在握,言语中满是傲慢。
有人小声提醒阿箬,主子不喜欢她这么做,可阿箬充耳不闻,仍然啪啪说个不停。
这个时候碰巧皇后的宫女也到了内务府,她在暗处目睹了阿箬的一切傲慢言行,便回去告诉了皇后。
在后宫中,下人安分守己,主人也能风平浪静;下人跋扈嚣张,主人当然免不了成为众矢之的。
本是皇上私下赏给如懿的美意,阿箬这样一闹惹得皇后和贵妃都红了眼。让本来就对如懿有所忌惮的她们更加厌恶如懿,之后便三番五次地加害于她。
性格不争不抢的如懿本可以在充满算计的后宫中明哲保身,可是阿箬为了逞一时口舌之快,给如懿招来一些本来可以避免的事端。
所谓:“言多必失,行多必败。”
阿箬性格上最大的一个缺点就是话太多,那张伶牙俐齿的嘴免不了惹祸。
在人人都要恪守宫规的紫禁城,能管好自己的嘴,就能多一份生的希望。
所谓病从口入,祸从口出,无论是在职场还是在生活中,谨言慎行都是重要的处世之道。
心高气傲,自命不凡
阿箬是如懿的陪嫁侍女,惢心是潜邸资历较深的“心”字辈侍女。
两人都是如懿的贴身丫鬟,左膀右臂,地位本是不分上下的。
可是心高气傲地阿箬总是自居要高惢心一等,明里暗里的给人穿小鞋,处处打压。新缝制的衣裳本是一人两件的,毫不讲理地阿箬偏偏都要占了去。
背地里阿箬还把惢心当自己的丫鬟使唤,命令惢心为自己打洗澡水,那呵斥惢心的口吻生生地真把自己当成了主子。
为了不给主子添乱,惢心受了阿箬的委屈也从不言语什么。
有一次,惢心从小厨房忙完正准备进屋给皇上送餐点,阿箬却以惢心身上有油腥味而将她拦下,想借此机会多多表现获得皇上青睐。
皇上在此次用餐中提到有位大臣治水有功,如懿说他就是阿箬的阿玛,皇上顿感意外,就随口夸奖了阿箬几句。
自此,阿箬潜藏的虚荣心就一发不可收拾。
第二天,得意的阿箬穿上了一身不符合自己身份的艳丽衣裳出现,皇上多瞟了她一眼,从此她就认为皇上看上了她。
如懿见阿箬此举有过,少有的训斥了几句并令她脱去了衣裳。
阿箬气愤不已,认为如懿觉得自己穿着好看抢了她的风头而打压自己,从此对真心待自己的主子心生怨恨。
之后,加上嘉贵人三言两语的肆意挑拨,阿箬就利欲熏心,伙同嘉贵妃等人用朱砂陷害如懿谋害皇嗣。
如懿被阿箬冤枉入冷宫后,皇帝留阿箬在身边,先后赐了封号给了位份。却不曾一日真正宠幸过她,每晚都是让她披着一席薄毯跪在床前。
阿箬一心想当嫔妃,皇上就遂了她的心愿,同时也给了她荣宠背后巨大的羞辱。
白天她是人前高贵的慎贵人,接受其他妃嫔的嫉妒和嘲讽,晚上还要忍受皇上无声的羞辱。
在这样的折磨下,阿箬的性子变得更加偏执和扭曲。
曾经一直痴心妄想地想要当主子,如今如了愿,可是又曾真正的舒心吗?
阿箬确实有自信的资本,可是过了头的自信就成了自负。
人有野心并不是坏事,可怕的就是你的实力配不上你的野心。
本是一个当丫鬟的命,却成天做着当主子的梦。
摆不正位置、看不清处境,心比天高,只能命比纸薄。
不分是非,任人摆布
当年选福晋的时候,还是四阿哥的弘历属意如懿,可是如懿的姑母乌拉那拉氏刚巧被皇上废后,如懿也被牵连,没能当上嫡福晋。
所以,弘历在无奈之下选了富察氏做了嫡福晋。
对于当年选福晋的事,富察氏一直耿耿于怀,生怕哪天如懿越过了她去。
所以富察氏当上皇后之后,想笼络皇上身边的王钦帮她时时探听圣意,于是将自己宫里的莲心许配给了太监王钦。
宫里人人都为莲心不平和可惜,而同为宫女的阿箬不仅没有半点怜悯之心,还当面奚落讽刺莲心。
正巧被路过的高贵妃听到,泼辣的高贵妃怎会轻易饶过她,于是罚阿箬在螽斯门前跪六个时辰。
阿箬仗着自己有个得宠的主子,张扬任性、目中无人,这样不知天高地厚的性子,在人心险恶的后宫终究是难逃劫难。
不久大雨倾盆,阿箬浑身湿透,脸上泪雨交融。
如懿见她屡次生事却无悔意,也想借机让她认识到自己的问题。
这次的受罚,阿箬不怪贵妃,不怪自己言语失当,却莫名其妙的记恨了自己的主子。
正当阿箬心灰意冷之时,一只手缓缓伸到她面前。
那是嘉贵人的手。
嘉贵人对阿箬伸手相助,承诺只要她们合作扳倒娴妃,就能帮她实现当上嫔妃的美梦,不分是非的阿箬就这样落入了别人的圈套并从此和娴妃如懿树敌。
玫贵人和仪贵人之前先后有孕却都没能顺利生下皇子,皇上和太后心理都有疑惑。
阿箬在如懿宫里偷偷藏下一盒朱砂,告发如懿在鱼虾饲料和炭盆中加入了朱砂,才导致玫贵人吃了有毒的鱼虾,仪贵人用了有毒的炭盆,两位皇子才会命丧于此。
人证物证具在,如懿蒙冤进入冷宫。
即使阿箬知道自己是被利用的对象,因着别人许下的空头支票,还是做着损人不利己的勾当。
一场大雨里的假意搀扶,竟然抵不过如懿的真心相待,她和如懿之间多年的主仆情分,彻底被盲目的欲望给吞噬了。
后来嘉贵人得逞,如愿生下贵子,阿箬也勉强做了主子,同时却也收获了一身的耻辱。
如懿洗白出了冷宫后,彻查当年皇嗣被害之事,曾经指使阿箬的嘉贵人和高贵妃见势立马和阿箬撇清关系,自己置身事外。
她们将所有的罪过全部甩锅给阿箬。父亲身故、兄长被禁,阿箬被逼担下所有罪行,含恨而亡。
故事的最后,曾经伶牙俐齿的阿箬被皇上赐了汤药说不出一个字,行刑之前,如懿握着她的手眼神凌厉地问道:“得了你该得的吗?”
阿箬沉默中的眼神有不甘、怨愤,不知道有没有一丝悔意?
谁真正的对自己好,居然盲目不清,不切实际的欲望让她完全丧失了辨别是非的能力,最终只能自取其辱。
本可以在25岁选择出宫觅得一个好人家,或者获得皇上的指婚风光出嫁。却偏偏要受人利用走上卖主求荣的不归路,不仅害了别人,更是误了自己。
所有的一切,终究是咎由自取。
说到底,阿箬的悲剧最主要源于她不切实际的野心。
有野心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的实力满足不了野心,反而成为别人利用的工具,欲望之火终将会将自己烧毁。
弘一大师说:“修己以清心为要,涉世以慎言为先。”
修好自己的心,管好自己的嘴,人生之路必将走得坦荡。
作者:晴尧,汤小小写作班学员。
相关推荐
最新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