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8.4!难得的国产好片,把一个“澡堂子”拍得这么有意思
如果看到“洗澡”这两个字,估计就有不少的观众在脑海中,会浮现出一幅赤裸裸的画面,或许更有人会期待着,一个正在洗澡的女性出现在视野中。但是电影《洗澡》,作为国人,多看几遍《洗澡》,会净化你的心灵,会洗净你的灵魂,感受到感人至深的亲情。
《澡堂》拍摄于1999年,整部电影以写实的手法描述了京城一户搓澡家庭的变故,是一幕典型的中国传统家庭伦理剧,场景也基本都集中在一个北京面临拆迁的澡堂子里,在电影里面女性出现的镜头乏善可陈,着重表现了父子三人情感的变化以及由此展开的新旧文化冲突。同时也突出社会热点,亲情关爱与老人抚养陪伴,城市的拆迁与发展问题。
电影以苦心经营了一辈子澡堂子,早年丧偶育有两子的老刘和长子大明二儿子二明展开。长子大明离家南下多年没归,某日,大明突然归来。原来他是收到二明寄发的明信片误以为父亲病逝才匆忙赶回,而二儿子二明患有智力缺陷,一直在澡堂里打杂。
在大明面对安然无恙的父亲,什么都不知道的傻弟弟以及快要拆迁的澡堂,大明只想早点返程。就在大明动身时刻,老刘突然犯病,大明留下开始照顾父亲,开始去了解父亲并渐渐生出感动。
在这部电影里面,老刘是老北京文化的化身,澡堂子里的老北京,不仅仅是一种泡大池子的习惯,人们在这里休息、泡澡、拔罐、看报、听收音机、斗蛐蛐、下象棋以及由此而来的各种讨论,可以看出人们相处的和睦以及澡堂在他们心中的重要作用,以及表现出来的一种浓郁亲切的人情味。
二明虽然有智力障碍,但是在澡堂里面,完全就是一个正常人,在这里面没有人歧视他,他靠自己的劳动过得开心。老吴和另一个老头来此斗蛐蛐,排解心中的无聊,张正浩和妻子吵架来此避难,苗壮在水龙头下才能唱出《我的太阳》,油腔滑调的何正亦来此躲债。与《天堂电影院》中的电影院一样,澡堂成了人们娱乐和休息的空间,作为一个集体性的活动场景,澡堂亦为很多人心底的怀旧。
但是在改革开放之后,老北京的文化遭受到强烈的冲击,而大儿子却是现代文明的代表,就向那伙要拆掉澡堂的人一样,让老刘心烦意乱。虽然老刘头和儿子大明的关系一直不好,但是镜头下有一个动人的细节,让我们感受到了父亲与儿子默不言发的亲情。这个镜头就是,大明坚持用凉水冲澡,父亲看到后没有言语而是打开热水。导演很直白表达了爱深于心,又浅于层。
而大明一直在深圳发展,有很好的工作,却不回家,甚至连妻子都没有带回家给父亲看过,在一般的人的眼中,大明是成功的。在大明回到澡堂的时候,他总是一脸麻木。在大明的现代世界里,第一次带弟弟出去就大意的把他丢了,在父亲走后将弟弟送到精神病院,怕被嫌弃一直向妻子隐瞒家庭的实情……
当拆迁澡堂的通知下下来的时候,表明了新文化正式向旧文化发起了挑战。而老刘的猝然离世,意味着无论旧文化怎样坚持,都无法逃脱被代替的命运。
而导演为了将主题升华,特地插入了两段插曲,即陕西的缺水与西藏的圣湖。
陕西有一个民俗,姑娘出嫁前一个晚上要洗澡,这里的洗澡不单单就是洗澡,而是要以一种新的形象出现。毕竟陕西是极度缺水的,为了给女儿洗一次澡,全家人要拿仅有的粮食去换水。奶奶为了生前能最后洗一次澡,带着孙女艰难的踏上了去往圣湖之路,生命的信仰并没有因为路途艰难而放弃,圣湖不仅仅能洗净人的身体,还能够洗净人的灵魂。
导演张杨不同于张元、贾樟柯、王小帅等人,从1997年的《爱情麻辣烫》开始,张杨便将影片的艺术性与商业元素紧密结合。
关于老北京,关于两代人,关于时代变迁的伤感,张扬用中国化的内敛含蓄镜头,描述出变革中的社会环境,比起冯小刚那《芳华》里带着美颜滤镜的怀念,张杨要真诚太多太多。
同时带出了亲情与城市,关怀个体的老年人,关怀个体的智障人士,关注城市的变迁发展。
本文由十点影视铺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每一篇影评都有相应的影视资源(上映),并且,如果你有想看的影视,关注点赞,转发收藏,留言评论或者私信就可以了。
相关推荐
最新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