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消炎药有哪些 宝宝消炎药的注意事项是什么
一、宝宝消炎药有哪些
小儿的消炎药种类很多,除头孢类的之外,一般中药的有蒲地蓝口服液,西药的有阿莫西林颗粒、阿奇霉素颗粒等等。
根据孩子的病情和身体情况、发炎部位的不同而要对症下药。对儿童必须慎用克林霉素类、氨基糖苷类等,并且应该避免使用四环素类、喹诺酮类等。
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咽炎、扁桃体炎、喉炎,以上这些病症为临床常见病,一般建议轻者使用阿莫西林颗粒,重者使用阿奇霉素颗粒,不必选用更新、更高级的抗生素。
小儿急性支气管炎,建议使用疗效稳定的阿莫西林颗粒或阿奇霉素颗粒。小儿肺炎,起病急骤,可有发热、拒食、呕吐、烦躁和精神萎靡等症状。轻者心率增快,重症者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心功能不全及心肌炎,甚至合并心力衰竭。应尽快服用阿奇霉素颗粒,并及时就医。
儿童消炎药实际上没有好与不好,只要每个生产厂家用心做好药,孩子用药就能得到基本安全,但是选择怎样的药品给孩子,其实可根据孩子病症和身体情况来定,同时孩子身体发炎的部位不同,用药也不同。根据医生的用药要求,更加安全有保证。
二、宝宝吃消炎药的副作用
宝宝吃消炎药之后会出现拉肚子的现象,消炎药还有其它的副作用:
(1)过敏反应:由于个体差异,任何药物均可引起过敏反应,只是程度上的不同。易引起过敏反应或过敏性休克的药物主要有青霉素类、头抱菌素类、氨基糖类、四环素类、氯霉素、洁霉素。磺胺类等抗生素。
(2)肝损害:通过直接损害或过敏机制导致肝细胞损害或胆汁郁滞的药物主要有四环素、氯霉素、无味红霉素、林可霉素等。
(3)肾损害:大多数抗生素均以原形或代谢物经肾脏排泄,故肾脏最容易受其损害。主要有氨基贰类(庆大毒素等)、磺胺类、头孢菌素类(尤其是第一代)、多粘菌素B、二性霉素B等。
(4)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减少,甚至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主要见于氯霉素、抗肿瘤抗生素(阿霉素等)、链霉素、庆大霉素、四环素、青霉素、头孢菌素等。
(5)恶心、呕吐、腹胀、腹泻和便秘等消化道反应:较多见于四环素、红霉素、林可霉素、氯霉素、制霉菌素、灰黄霉素、新霉素、头孢氨苯等。
(6)神经系统损害:可表现为头痛、失眠、抑郁、耳鸣、耳聋、头晕以及多发性神经炎,甚至神经肌肉传导阻滞。多见于氨基威类抗生素,如链霉素、卡那霉素等,以及新霉素,多粘菌素B等。
(7)二重感染:长期或大剂量使用广谱抗生素,由于体内敏感细菌被抑制,而未被抑制的细菌以及真菌即趁机大量繁殖,引起菌群失调而致病,以老年人、幼儿、体弱及合并应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为多见。以白色念珠菌、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口腔、呼吸道感染以及败血症最为常见。
(8)产生耐药:目前国内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G耐药率可达80%~90%,伤寒杆菌对氯霉素耐药可达90%以上,革兰氏阴性杆菌对链霉素、庆大霉素耐药率达75%以上。
三、宝宝消炎药之抗生素的危害
1、易致肝肾受损。因为很多抗生素都是通过肝脏和肾脏代谢的,在其代谢过程中已经对肝、*产生损害,而孩子体内的各种器官尚未发育成熟,更容易遭到抗生素的残害或潜在地残害,首当其冲就是肝、肾两个器官。
2、造成二重感染。大量应用抗生素可使体内菌群失调,有利于病毒繁殖,出现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加重患儿病情;还会增加小孩对药物的过敏反应,导致小孩二重感染。
3、出现耐药性。大量使用抗生素无疑是对致病菌抗药能力的“锻炼”,在绝大多数普通细菌被杀灭的同时,原先并不占优势的具有抗药性的致病菌却存留了下来,并大量繁衍。而且由于药物长期刺激,使一部分致病菌产生变异、成为耐药菌株。
4、可致营养不良。抗生素会影响肠道菌群,导致肠道内益生菌减少,导致营养不良。
5、 缺乏维生素K。因为维生素K是人体肠道益生菌合成,受抗生素的影响肠道内益生菌减少,所以维生素K也就随之减少,其缺乏会导致易出血以及出血不止情况出现。
6、破坏儿童免疫力。长期使用抗生素对抗细菌,身体就会对抗生素产生依懒性,儿童体内的免疫力变得越来越“懒”,不会主动的对抗细菌,致使免疫力低下,抵抗力会下降。
四、宝宝消炎药的注意事项
首先我们需要区分消炎药和抗生素的区别。平时我们常常把抗生素称为消炎药,其实在医学上两者是不同的,消炎药,顾名思义是消灭炎症的药物,那什么又是炎症呢?其实炎症是指我们人体部分地方红、肿、热、痛的炎性表现,很多的原因可能引起,比如细菌感染,病毒感染,真菌感染,过敏,自身免疫反应,甚至跌打损伤都会引起,我们医生通常把激素类(如地塞米松,甲强龙)和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如阿司匹林)称为消炎药。
但在日常生活中,各位爸爸妈妈们却都把抗生素称为消炎药,就诊有些医生接诊时会纠正一下,说抗生素,但大部分医生直接自动默认家长们说的消炎药就是抗生素,为了方便沟通,也直接告诉他们回去吃点“消炎药”。希望看到这篇文章的爸爸妈妈们能够改变观念。
在我们的宝宝成长的过程中,因为自身免疫系统需要不断完善,细菌,病毒,支原体等各种致病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是我们最常见到的问题,占到我们日常门诊2/3以上。
相关推荐
最新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