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色戒》 用复杂故事简单勾勒出男女对“性”的差别理解
文/西瓜
2007年,李安的电影《色戒》公映,轰动亚洲。影片一举夺得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香港金像奖、台湾金马奖等多个知名奖项。
梁朝伟也顺势捧走了两个影帝奖杯,然而,女主角汤唯却因为在影片里的卖力演出,不得不远走海外,雪藏两年之久。
13年过去了,《色戒》依然是无法观看全片的残缺电影,网络上充斥着所谓的删减片段。
《色戒》的待遇,恰似古书《金瓶梅》。有市场,也有非议。
这一切,都源自影片中的三场男女主的动作戏份。
《色戒》改编自张爱玲的同名小说,讲述了爱国学生王佳芝在进步社团中,充当诱饵俘获易先生,试图为民除害,最后却因为一己私欲置家国大义不顾的故事。
了解张爱玲的读者都清楚,《色戒》是她众多作品中,藏得比露得多的一部。
张爱玲表面上在写王佳芝和易先生,实际上却是在回顾自己与胡兰成之间,欲说还休的隐秘情感。
电影《色戒》远比小说本身更丰富,张爱玲羞于出口的情绪都被李安延伸和拓展,恐怕就连张爱玲本人也没清醒地体会到男人和女人在对待性的态度上,如此不同。又或者说,张爱玲非常清楚自己在胡兰成心目中的位置,只是不甘心认命。
王佳芝为爱而死,易先生为生戒情
汤唯在电影中做了双重表演,表面上她是风姿绰约、不甘寂寞的麦太太,实际上却是清纯善良、满怀家国的女学生。
为了贴近角色,汤唯特地学习苏州评弹培养民国气质,又苦练上海话和上海麻将。
为了勾勒出旗袍的美感,她甚至穿上旗袍高跟鞋,修正走路姿态。
为了电影,为了李安,汤唯拼尽了全力。最终结果显而易见,汤唯就是王佳芝。
很可惜,观众除了那三场暴风骤雨般的戏份,全然不想理会剧情本身。
这显然并非李安所愿!
很多人问过李安,既然要讲述40年代的发生在上海的老故事,何必把人性那点事过分渲染呢?
性,非演不可吗?
李安早就给出了答案:非演不可!
初次交融,王佳芝像是猎物一般,而易先生就像困兽,耳目始终密切关注周遭环境,性仅仅是他的工具。
导演对那场戏的处理很精妙,男女表情扭曲、动作机械,全无美感。
这正是双方情绪的真实表达,一个恐惧且心怀鬼胎,一个警觉又箭在弦上。
再次交锋,彼此之间有了零星默契,语言交流增多。
最后一次切磋,王佳芝反客为主,成为节奏带动者。双方似乎有了更深层次的信任,易先生也逐渐放下防备。
透过三场戏份,具有观赏力的观众是可以感受到人物心理变化的,当然如果大家非要陷在画面本身,那就枉费李安的心意了。
《色戒》是一个先有性后有情的悲情故事,悲就悲在女人为“性”动情,而男人始终清醒。
王佳芝和易先生的最后一面是在首饰行里,当易先生用6克拉的钻戒圈住“麦太太”的无名指时,女人动心了。
原本必死无疑的易先生,因为王佳芝一句“快走”,险象环生。
此刻,王佳芝或许从没想过,这个与自己有肌肤之亲的男人,会在日后杀伐决断时,毫不留情。
王佳芝中途反水,导致计划失败。所有同伴都被俘获,连同王佳芝一起被秘密处决,易先生亲笔签名。
王佳芝就义后,下属将那枚6克拉的钻戒带回给易先生,他矢口否认: 这不是我的戒指!戒指不是他的,王佳芝这个情人也似乎从未存在过。
“性”,男女体验大不同
我们不谈《色戒》的故事本身,单纯聊聊性。
汤唯和梁朝伟的三场戏份,李安是这样评价的。他说,拍完这部电影,就好像在地狱里走了一趟。感谢两位演员为电影付出的一切!
梁朝伟拍戏过后,足足病了一个月,入戏容易,出戏太难。
凭借《色戒》,梁朝伟得了影帝,一切如旧,他还是刘嘉玲的老公、香港人的骄傲。
而汤唯被冠以某类女星的称号,不得不沉寂两年之久,即便后来接拍电影《黄金时代》、《不二情书》等文艺片,也依然无法摆脱有色眼镜。
人们对于舒淇的宽容,似乎从未给过汤唯。
金星说过,拍《色戒》的还有李安和梁朝伟,为什么单单封杀汤唯?
显然,国人在这个问题上十足双标,刘嘉玲一句“我佩服他的勇气”,梁朝伟就还是梁朝伟,可一部《色戒》,汤唯就不是以前那个出身书香门第的汤唯了。
坊间传闻,邓超是因为郝蕾接拍娄烨的某部大尺度电影分手的。
这是不是更能验证双标的存在?同样都是对手戏,男人凭什么云淡风轻,女人却要一辈子背锅?
说到底,女性在这个社会还是附属品,即便女权主义的声音一浪高过一浪,“事儿上见”的时候,待遇却大不同。
王佳芝为了几场欢愉就老老实实地交出了真心,即便对方是大奸大恶之人,在她的视线里,那就是死生契阔的爱人。
奔赴刑场时的王佳芝,脑海里充满了甜美的回忆,会快乐吧?
而对于易先生,即便那个女人给过他真实的快乐,却始终无法住进心里,落笔杀伐的那一刻,他或许也有一丝惆怅吧?
说到底,对于性这件事,男人女人始终在区别对待。
相关推荐
最新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