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战无名川》扮演郭铁,艺术家关长珠 演员最重要的是要了解人
抗美援朝题材电影《金刚川》正在热映,电影中的工兵连和高炮部队战士们冒着生命危险争分夺秒抢修大桥和保护大桥的故事感动了无数观众。殊不知,早在1974年,由八一电影制片厂摄制的《激战无名川》就已经拍摄过类似的故事,该片讲述了1951年冬天在朝鲜战场上,我志愿军某部钢铁九连的战士们,为了给大部队赢得时间,需要在1952年新年零点前抢修好被美军侦察机炸毁的无名川大桥,而时间只剩下72小时。影片最后,片中钢铁九连连长郭铁用一把扳手,用来代替被特务故意拔掉的铁路枕木的螺丝,从而让装满重武器的我军火车安全通过,更是那个时代的经典画面之一。《激战无名川》中郭铁的扮演者是关长珠。日前,本报记者来到关长珠位于北影小区的家,跟他聊起了这部影片。
《激战无名川》剧照
刚开始一点艺术细胞都没有
关长珠1942年出生在北京,他是满族人,长辈都是医生,母亲在位列京城“四大名医”的孔伯华先生创办的中医学校上过学,大姨是妇产科大夫,舅舅曾经跟德国人学过医。在这样的家庭长大,关长珠从小的愿望就是长大后成为一名医生,不过他自己也承认,虽然家里没有人从事艺术,但他却从小喜欢看电影,很多电影甚至一看就是五六遍。他5岁上学,17岁高中毕业,为了保险起见,先去报考了北京电影学院,他清楚地记得,自己在现场朗诵了闻一多先生的《最后一次演讲》这篇文章,考试当天,居然超常发挥,“就跟着了魔一样,入戏了”,就这样“稀里糊涂”地进了电影学院。
不过毕竟没有经过正规训练,开学第一天老师让他表演“一个路过学校问路的老人”,他的表演被老师戏称为“装模作样”,让他感到很窘迫。“我一开始真的一点艺术细胞都没有。”回想起来,他也不否认这一点,也正是知道自己起步晚,于是就逼着自己跟别人虚心学,什么都学,学习音乐,学习说台词的技巧。到现在他依然保持着背唐诗宋词的习惯,“少说也能背300首”。至于英文,也是从上学的时候开始练,记者进到他家里时,一眼就看到放在沙发上的《新概念英语》,还有多本抄满了诗歌的笔记本。即便像《长恨歌》这样的长诗,关长珠也是张口就来,一点也不含糊。
关长珠学习英语
他觉得演员说到底就是演人,最重要的就是要了解人,“知道如何做人。”他跟葛存壮老师是朋友,后者曾经告诉他,文革后为了演戏,自己还倒贴钱,演第一部戏卖了一辆自行车;演第二部戏卖了一台缝纫机。这种不求金钱回报、只为艺术献身的精神深深地感染了关长珠。
零下四十度拍《激战无名川》
毕业后他本来准备到长春电影制片厂的,但是机缘巧合,他最后进了北京电影制片厂,现在回想起来,他觉得这是命运的馈赠,“命运对我不薄。”李文化导演1973年拍摄《侦察兵》,关长珠在片中扮演民兵队长孙诚,王心刚是主角,他对关长珠印象很好,尤其是年轻时关长珠的外形跟《平原游击队》中李向阳的扮演者郭振清很像,王心刚曾经赞叹道:像关长珠这样的演员不培养还培养谁?在李文化和王心刚的推荐下,《激战无名川》中郭铁的扮演者最终选定了关长珠。
《激战无名川》中关长珠饰演郭铁
《激战无名川》是在吉林省的一个不知名的山沟里拍摄的,这里人烟罕至,但是驻扎着两个铁道兵连队。当地流传一个真实的笑话,说是一只狗熊爬上了一辆卡车,司机并不知道,等到他停车的时候才发现,狗熊已经被弯弯曲曲的山路绕晕了,由此可见拍摄地方的偏僻。
现在回想拍摄的过程,关长珠最大的印象就是冷,当时为了拍摄造型的需要,让军装看起来挺刮一些,拍摄时不能穿太多衣服,虽然是开春,但温度最冷的时候达到了零下四十摄氏度,拍摄的时候,“呼吸起来连牙根都是疼的”“感觉舌头都冻硬了”,关长珠带着一支眼药水,有一次他发现,连眼药水都冻上了。
《激战无名川》剧照
在这样严寒的拍摄环境中,演员们都是实拍。影片中有一场戏,为了捞起沉在湖底的“工字梁”,需要一名战士破冰后跳入水中,潜到沉在湖底的工字梁边上,绑好它,再由冰面上的战士们拉出水面。这场戏,就需要片中扮演喜子的演员真的跳进冰水里,“当时的拍摄条件,需要我们真刀真枪地演,跟现在完全不能比。”
现在回头来看自己的表演,关长珠觉得自己演的还算合格,“并没有大的毛病。”当时银幕上的正面形象不少是靠“咬牙瞪眼”表演出来的,关长珠觉得,自己的表演还算正常,“至少看起来也比较生活化。”
记者提起正在热映的《金刚川》,关长珠说,自己还没有时间去电影院看这部电影,“没看过,就不能随便评论。”
关长珠老师告诉记者,《激战无名川》是自己第二部电影,也是他少数几部主演的电影,“当时的环境下,我很珍惜这个表演的机会,一点也不敢掉以轻心;同时,对于我的艺术创作而言,这也是一次很好的锻炼和启蒙。”
后来拍《南海长城》,王心刚再次推荐他来主演,但他拒绝了。1978年他在《丁龙镇》中扮演鲁猛,该片讲述了丁龙镇军民和主力部队在抗战后如何打垮前来侵犯的敌人,保卫丁龙镇的故事,他算是男二号。在1980年拍摄的《刑场上的婚礼》中,他扮演的卢队副是三号角色。对于名声,关长珠有比较清醒的认识,“我没有王心刚、谢芳、葛存壮他们有名,这是事实,没有必要避讳这一点。”
除了演戏,关长珠还是一个出色的配音演员,他在《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中一人给四个角色配音,在当时的北影厂,很多人聊起他的配音水平,都竖起大拇指;他在《桥》这部电影中给党卫军少尉“猫头鹰”科斯配的“看手相”这一大段台词,直到现在依然被观众们津津乐道。
家里没有挂一张剧照
关长珠老师信奉一句话,“腹有诗书气自华”。他觉得,很多时候,演员不是演出来的,而是演员身上固有的东西自然流淌出来的。“是一个演员知识、阅历和家境叠加后产生的东西。”他觉得表演说起来只有八个字,“引人入胜”只是初衷,“耐人寻味”才是境界,而好的表演,要做到“情理之中,意料之外”,这样才算是精彩的表演。
《激战无名川》剧照
今年疫情期间,关长珠老师跟大家一样,就是呆在家里,笑称“都快成忧郁症了”。他的妻子和女儿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就去了美国,他也曾经想过跟去美国,但最后考虑再三,觉得不能离开这个“阵地”,作为一名演员,这里才是他的根。现在他对女儿的要求是每星期一定要跟自己打一次电话。
疫情前,关长珠依然在拍戏,但大多时候是推却不掉的戏,比如前年他在《西风的话》这部电影中扮演一位81岁的老中医,他演起来依然得心应手。现在演戏,更多的是表演本身吸引了他。
78岁的关长珠
对于78岁的关长珠来说,最难受的是身边的不少好友已经不在了,像葛存壮老师、张连文老师等。随着年龄增大,他有时候也会伤感,“几乎没什么熟人了”。 他承认自己平常不太爱跟人交往,“我这人有点清高”。让人意外的是,他的家里居然没有挂一张他拍摄过的电影的剧照,有的都是家人的照片。他解释说,只有演员才有拍剧照的特权,别的行业都没有,他觉得没有必要显示这样的特权。
他喜欢中国的老话,“运命唯所遇,循环不可寻。”这是张九龄《感遇·江南有丹橘》中的诗,说明命运的不可捉摸;他喜欢《论语》中的一句话,“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认为生活不一定都遂人愿,但生活应该要有乐趣,“我现在就是按照中国人的活法活着。”
来源 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 王金跃
编辑:关一文
流程编辑 吴越
相关推荐
最新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