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诞评价郑爽 不懂她在说什么
作为一个艺人,不是想说什么就说什么的,但是这条经纪人颁布的禁令在郑爽这里是不存在的,她一直坚定贯彻着自己的“爽言爽语”,成为娱乐圈不可多得的“异类”。
极具个性色彩的人,要么被人深沉地爱着,要么被人极端地恨着。恐怕再也没有哪个明星像郑爽这样,能引爆如此分裂的两极评价了。
不过对于多数人来说,是像我一样的,随着年龄的增长,渐渐对她主演的类型化影视作品不甚了解。
对她的言行也是懵懵懂懂,糊里糊涂,试图理解却理解不了,试图转身却又常常会被她的热搜吸引过去。
用李诞在《脱口秀大会》里的介绍语来说再适合不过了:就算没看过她的剧,只要使用互联网,时不时地就会看见她出现在热搜。那些热搜又很奇怪,就是你点进去看半天,你不光看不懂那件事,你有时候都不知道她在说什么。
为什么连妙语连珠、头脑活络的李诞也不懂郑爽?是郑爽匪夷所思到了与我们不同言不同语的地步吗?
不是。
我觉得她会让人不懂的原因在于自己在某些时候的不懂,不懂所处环境及形势对自己的期待和要求,不懂如何对简化与明晰自己的思想,不懂如何在争取理解时理解他人。
01
今年,频繁接综艺的郑爽没少被诟病“不务正业”,尽管法律没限制演员的发展方向,但一如既往的演技实在糊弄不过群众雪亮的眼睛,年近30,依然演技懵懂。连郑爽也吐槽自己是个新人,演技一直都那样。
看来她是懂的,知道自己的本职在哪里,知道自己在本职上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但是也仅是口头上的懂而已。
在另一档综艺节目中,郑爽坦言自己心情不好戏就不拍了,引起了在场人士的惊愕,郭敬明问她,如果导演坚持要拍,如果有工作进程要赶呢?那也不拍,郑爽坚持。
知道自己是通过演戏进入观众视野的,但似乎并没有珍惜这份观众缘,并没有以提高观众的审美或出产更优秀的作品来愉悦观众为己任。甚至面对自己的任性,她还有些洋洋得意,质问不敢像自己一样走掉的魏大勋,为什么不能像我一样潇洒呢?
不走不代表不潇洒,相反这是敬业、专业,是一个演员在具体环境做的分内之事。郑爽似乎并没有搞清楚自己的定位,一边吃着影视剧的红利,却一边止于现状。
在《演员的诞生》中,她在舞台上与任嘉伦搭档,再现章子怡的名作,可前半段清纯后半段垮掉,频频笑场,进不了状态,引得章子怡上演了一出“雷暴”大戏。
这其实就是郑爽,一个除了“做自己”再难以进入其他角色状态的人。或许郑爽潜意识里认为从一而终就是什么都不变,不能体会人应该根据情景与职业来采取相应行为的举动。成为演员时,就该精磨演技,严肃演戏。做直播时,就该兼顾商家与顾客的利益。
演员、嘉宾、博主,每种身份都有不同的职业要求,如果只用“坚持自己”的态度“应付”,那么得到的结果就是“不合时宜”。该严肃时随意,该认真时随意,该专业时还随意。
所以观众接受无能了,认为这是懒惰的“以不变应万变”,她自己也懵了,做自己不可以吗?
当然可以,但是做自己不等于任性,它是有前提的,要认清标准,要读懂行业。
02
郑爽在做自己这件事上频频受到非议,除了真的不合时宜外,还因为把“做自己”和“更专业”视为一对矛盾,好像变得更专业就是违背初衷,变成取悦人群、迎合大众的俗套一样。因此她的各种对自我行为的解读才往往都是情绪化的,有一种绝不低头、我就这样的凛然之风。
其实,成为自己不代表止步不前,它的含义是保持真善美的初心,而在能力修为上的发展是不受限制的,本心与能力,完全是两码事。将其对立的结果就是一直孩子气,一直在原地。
《脱口秀大会》上,李诞会好意地邀请郑爽加入热闹的氛围中,会询问她对选手表现的看法。但郑爽说的一大堆看似有见解的评论却让李诞等人继续摸不着头脑,最后李诞“破罐子破摔”,对选手说:“你听懂了就行。”
在制造幽默与欣赏幽默的舞台上,郑爽确实还没有点评与总结的经验,不能像杨天真一样看见内容里的现实启发,不能像罗永浩一样分析表情动作里的心理活动。在对比中,她的点评总显得有些“幼稚”,比如“大方”,像在点评一个第一次上台的孩子终于突破紧张呈现了一场松弛的演出一样。
不过,尽管初来乍到,没有脱口秀经验,那么把条理捋顺清楚,清晰表达是可以做到的,并且思考浅层的搞笑之下的思想和寓意也是可以的。如果节目确实不深刻,那么以专业的鉴赏态度,去理性、认真地欣赏也是应有之举。可郑爽的爆灯让人措手不及,不分缘由。似乎是想爆就爆,甚至选手还没开场就爆了。
在她看来这是一种肯定,但对比赛和其他选手来说,对需要通过演绎才能分高下的节目来说都是武断和有失公允的。需知一个“无所谓”将可能造成一个有实力的选手的“无希望”。
如果没有专业的知识,那么就端正专业的态度,不能把大众对专业的要求当做对自己性格的压榨。
03
想要人懂,除了表现出愿意让人懂的姿态,还要懂别人,不能总是允许自己爆发,而不愿意考虑他人。
最著名的案例要数上次的直播事故,面对粉丝及两位搭档,郑爽直言不讳,那是自己的主场,只想推荐自己觉得真心好用的东西,不想让自己与粉丝之间的互动充斥着铜臭味儿,也不愿意两位搭档如此机械地叫卖,甚至还表达了本不愿让两位搭档来这里的想法。
一时间有人叫好,有人为品牌方叫屈。郑爽与品牌方的沟通问题我们看不到,但我可以看见两位搭档的尴尬。处于夹缝中,莫名背了“坑害”消费者的罪名。直播卖货,只要不弄虚作假,推荐与叫卖都是习以为常的,在表明自己的态度时不必要做对比,这是无心的贬低和拉踩。
生而为人,都是要尊严的。与自己没关系的事业可能影响着别人的生死,对人性多一点考量,才会为自己赢取更多耐心,不管是倾听的耐心还是解读的耐心。
做自己体现的是一种坚持和热爱,而不是被动的选择,不代表要把自己包裹起来,不代表要切断与外界的联系。想要别人懂的前提是有沟通的欲望,不总是欠缺考虑,胡乱发散,那样只会让自己变得更加不可理喻。
郑爽的问题不能通过外部施加更多关爱来解决,而是要通过自己的适应与改变来解决。在说的同时不能关上耳朵,要阐述自己的观点,也要聆听世界的回响。
相关推荐
最新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