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古人祭祀要专门进献樱桃
朱樱春就,所以,樱桃是最早成熟的果实。
我喜欢“朱樱”这个名称。“拔醅争绿醑,卧酪待朱樱”,这是白居易的诗句。醅是未滤糟的酒,拔醅就是去糟,滤去糟,就变成了美酒绿醑,“醑”就是美酒。“卧酪”则是发酵成的牛羊乳,即今天的酸奶。唐朝人很迷恋享受。
李时珍这样解释“樱桃”这个名称:“其颗如璎珠,故谓之樱。”璎是美玉,这符合西晋潘岳“焕若随珠”的形容。焕烂霞表,“焕”是照亮。而《说文解字》的作者,东汉许慎是称它为“莺桃”的,说它是莺的食物。因为是莺含食的,所以又称“含桃”。这就使它更有诗意。被流莺含食是什么景像呢?——“樱红鸟竞鵮”,“鸟衔红映嘴”。唐诗里的这两个意境,一个是韦庄的,另一个是韩偓的。“鵮”(qian),是快速地啄,莺啄红茸飞。而“鸟衔红映醉”,衔着飞走的又被映红了嘴,多美啊!韩偓还有一句“蜂偷野蜜初尝处,莺啄含桃欲咽时”,相对就累赘了。
追究“含桃”这个名称,早在《礼记·月令》中已经有“羞以含桃,先荐寝庙”。“羞”是进献,入夏后,它要先成为宗庙的祭祀品。“峰云暮起,景风晨扇。木槿初荣,含桃可荐”,由此变成夏天的概括。为什么祭祀要专门进献樱桃呢?按照唐朝孔颖达的解释,因为它是最先成熟的果实,所以才需要特别地强调。祭祀本无诗意,但文人们用“伏以含桃之羞”,加了一个“伏”字,就有了一种姿态,樱桃就显得高贵了。
“含桃花谢杏花开”,樱桃花赶在早春开花,就是为了赶到百果之前进献。樱桃花,一枝两枝千万朵,千枝万片绕林垂。风弄花枝月照阶,醉和春睡倚香怀。等到岁晚无花空有叶时,玲珑绿珠就满树荫了。而流莺舞蝶两相欺时,“婆娑拂面两三株,洽恰举头千万颗”。再等斜日庭前风袅袅,就“碧油千片漏红珠”了。“洽恰举头千万颗”是白居易的用法,融洽的“洽”加恰到好处的“恰”,用得太好了。而“碧油千片漏红珠”,又是韩偓。白居易写樱桃在枝头,还形象地用“迎风闇摇动,引鸟潜来去。鸟啄子难成,风来枝莫住。”“闇”是不明,被密叶隐着,风吹叶舞,才漏出摇动的它。“风来枝莫住”还是为表现这个“闇”——“闇”着才能躲过鸟啄。
相关推荐
最新奇闻异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