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墓穴是怎么处理空气的(原理其实很简单)
2009年,江苏盱眙县发生了一起特大盗墓案件,说是特大盗墓案倒不是因为盗墓贼盗走了什么珍贵的宝物,而是因为参与盗墓的四名嫌疑人全死了,而且四名盗墓贼全部死于墓中,难道这古墓中真的有什么神奇的机关或者“粽子”?
后来经过法医检测这才真相大白,原来四名盗墓贼死于“毒气”一氧化碳,而墓中的这些一氧化碳就是墓主人下葬时所设置的防盗毒气。那么古代人又没有现代化学知识,如何制造出一氧化碳呢?
盗墓贼打的盗洞
道理其实很简单,炭火燃烧不完全的时候就会产生一氧化碳,冬天一些用炉子取暖的读者一定知道,烟囱千万不能堵,一旦无法通风,燃烧不完全的蜂窝煤就会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而古人也是用的这种方法。
在尸体下葬前,古人会用碳末铺地,在即将封土时将其点燃,然后将墓穴密封起来。这样点燃的碳末消耗氧气,随着氧气的逐渐减少,碳末也因为燃烧不完全产生了大量的一氧化碳。这样做既消耗了墓中空气,避免尸体腐败,又能产生一氧化碳“毒气”防止盗墓贼。
历史上记载齐景公的墓穴被盗墓贼打开后,一股青烟直上天际,连飞过的鸟都被毒死了,可见这一氧化碳的可怕之处。
所谓的鬼吹灯就是盗墓贼用来测试氧气浓度的一种方法
一氧化碳威力再恐怖,只需要通风就会自行散去,为了更好的长眠于地下,古人还有更高级的防护措施,那就是水银。
液态水银如果不接触对人体是没有什么伤害的,但是古人经常将墓中灌满水银,液体水银蒸发后形成气态水银,这下水银就成了“毒气”了,而且因为墓中灌入的水银很多,所以持续时间很长。像是秦始皇陵号称以水银做河,可想里面的水银之多。
还有一种并非墓主人故意为之的毒气,那就是尸毒。考古队员和有经验的盗墓贼都是带着手套去开馆的,目的就是避免沾染上尸毒。
用罗盘探测古墓基本上是杜撰,真实的盗墓贼主要靠历史记载去寻找古墓
而尸毒的成因则是五花八门,最常见的就是古代病菌,如果墓主人死于某些传染病、恶疾,那么死后极有可能出现尸毒。有高科技防护措施的现代考古专家们自然是不怕,但如果盗墓贼碰上了,那可真就是“中大奖”了。
中国古人为了防御盗墓贼那是想尽了一切办法了,墓中往往机关密布,但是千百年后,还能起作用的也只有毒气这一招了。
相关推荐
最新奇闻异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