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变态杀人案(真实案件被拍成了纪录片)
寂静的夜晚,一辆车停在同时有警察局和海关机构的路旁。
一男子被从车内扔下。
他的嘴被胶带封住,手脚被绳子死死捆住,其身上还满是淤青,明显之前被人殴打,折磨得不轻。
然而......
一通打到警察局的电话,揭示了这既不是对警察的挑衅,也不是一起恶性暴力事件;
而这是一场充满正义的惩罚。
原来,此人身上背负着一个14岁少女死亡的“秘密”......
《杀害我女儿的凶手》
2016年,法国电影《以女儿之名》上映,轰动了全球。
该片讲述了一个少女被继父性侵、杀害,这位继父却依然坐享繁荣,既没有受到道德上的谴责,又没有受到法律的制裁。
于是,少女的亲生父亲花费了大半生,调查、策划,最后终于亲手将继父绳之以法。
故事跌宕起伏,让人揪心。
前半部气愤继父的禽兽行为,后半部亲生父亲的执着坚持,振奋人心。
而由于同年发生了江歌一案,因此本片在内地被推上了舆论的顶峰。
如今6年过去,本片背后的真实案件被拍成了纪录片。
此刻,我们才知道,原来原型比电影更曲折坎坷,真相也更加残酷。
潦草结束的尸检
1982年,德国林道。
一天夜里,镇上医院的医生接到电话,14岁的卡琳卡在家中不省人事。
尽管这名医生感到疑惑,明明卡琳卡的父亲巴赫,就是当地最好的医生,为何还打给她?
但她仍然赶去了现场。
医生见到巴赫,只见他既着急又镇定,中间还小声告诉他,卡琳卡可能已经不行了。
确实,卡琳卡已经没了呼吸,且身体出现僵硬。
至于死因,巴赫脱口而出一个匪夷所思的回答:中暑。
正如卡琳卡亲生父亲安德烈所质疑的,当地气温并不算高,说卡琳卡中暑死亡,难以说服他。
依照当地的程序,法医对卡琳卡进行了尸检。
结果显示,卡琳卡体外没有任何外伤,唯有下体外阴处,有一个小伤口。
但,这并不足以说明,卡琳卡是他杀的。
法医解释说,也可能是工作人员对卡琳卡进行清洗时所造成的。
证据不足,就不存在所谓的犯罪指控。
警方并未对卡琳卡的死立案侦查,同时,卡琳卡的母亲也想让女儿尽快安息,于是,这件事就这样结束了。
生活一度趋于平静,唯有安德烈无法释然。
他的疑问有太多太多。
比如前妻许诺给他的卡琳卡的尸检报告,几次被拖延;
而千辛万苦搞来的报告上,却疑点重重——
卡琳卡手臂上有注射针眼;
她的直接死因是处于休克状态下,胃部食物倒流进气管引起的窒息,这间接说明卡琳卡死前是深度昏迷状态。
带着这些疑问,安德烈认定凶手是巴赫。
因为他作为医生,对卡琳卡采取的急救措施,违背医学常识。
首先,他在卡琳卡休克状态下,为她进行复苏注射,本身就是毫无意义的行为。
其次,他说注射的药物是钙,这更让同行难以理解。
在安德烈的强烈要求下,法医对卡琳卡重新开棺验尸。
结果发现,卡琳卡的关键生殖器官,不翼而飞。
一切的一切,都更加坚定了安德烈的想法。
多金,且技术高超的网红医生
在当时,安德烈的指控,无论是出于法律,还是出于道德,都没有得到各方的支持。
法律层面不难解释,因为证据有限。
至于道德层面,则因为巴赫本人,拥有强大的个人魅力。
他人长得帅气,性格开朗,无论见到谁,都以微笑示人。
此外,他是当地为数不多的全科医生,技术高,服务周到,很受本地人的欢迎。
再加上巴赫与卡琳卡母亲组建的重组家庭,一家6口氛围和谐,巴赫对孩子也没有令妻子不满意的地方,就更不让人怀疑了。
在舆论声中,卡琳卡的母亲坚信,女儿的死与巴赫无关,还抨击安德烈的行为,是对自己出轨导致的离婚的报复。
巴赫的女儿和儿子,也认为父亲不可能做出不堪的事情。
舆论的矛头一度指向安德烈。
激进派的父亲
安德烈的反应强烈,从情面上不难理解,毕竟活泼可爱的女儿,在一夜之间离开人世,换做是谁都不能接受。
尤其是,像安德烈这样的人。
在外人看来,他是偏执狂,激进派。
他要求自己,任何事情都必须做到一丝不苟,针对所有疑问,都必须刨根问底,理清来龙去脉。
对待卡琳卡的案子同样。
因此,处理案件的警察和法医,见到他都想绕着走。
不可否认,安德烈确实一向做派强硬。
当法律无法派上用场时,他便靠自己,用尽任何方法——
德国的司法机关不管,他就去法国,因为卡琳卡国籍是法国;
证据不足,他就找私家侦探,找法医,找巴赫周边的人找线索;
巴赫隐姓埋名,搬家移居,他愣是将其从小镇挖了出来。
包括文章开头的那一幕,正是安德烈和朋友,联合俄罗斯黑帮弄出来的一出戏。
尽管后续,巴赫以蓄谋绑架的罪名,将安德烈告上法庭,但安德烈从未后悔过,因为他抓到杀害女儿的凶手。
水落石出
看过电影的都知道,凶手就是卡琳卡的继父巴赫。
然而,现实中,从1982年卡琳卡遇害,到2011年巴赫站在法国巴黎的巡回法庭上,接受控告,已经过去快30年。
倘若不是安德烈的执着,这时间可能会更久。
为什么?
当然不是巴赫有多聪明。
其实,巴赫的真面目早在多年前,就被揭穿。
他侵犯了来看病的小女孩,诊所的同事他也不放过;
据不完全统计,遭受侵犯的足足有16名女性。
他作案的方法,并不高超。
皆是在事前,为女性注射镇静药物,让其浑身无力,动弹不得。
但这么多年,鲜少有人指控,则是与当时德国的大环境有关。
那时,社会对医生的崇拜,达到近变态的程度。
“他是很有名的医生,怎么可能害人”,这句话,让被巴赫侵犯的女性觉得无力,没有勇气报警。
同时,也帮他躲过了警察的调查。
听起来荒谬、可笑不?
但这就是事实。
此外,女性的权益在当时,本就很难得到保护。
一个让厂长感到震撼的例子,就是女性议员建议,将婚内Q奸纳入非法行为,竟然被议会给驳回了。
同时,谈及这项提议时,全场响起此起彼伏的嘲笑声。
巴赫的另一“帮凶”,是德国问题丛生的司法系统。
或许是因懒政,或许是各部门相互推脱,或许是存在技术问题,无论是因什么,都逃不掉司法确实在卡琳卡案件中,担任着“保护”凶手的角色。
甚至,在法国那边认定巴赫有罪,德国依然不肯配合引渡。
当社会让人失望,司法让人不能依靠的时候,一群人用“不正确”的方式开始了一场维护正义的行动。
是的,从纪录片中能看到,卡琳卡的死去,不只是一位父亲的抗争史。
“我感谢绑架者,因为他们代替司法完成了这件事”
除了安德烈,还有提供巴赫隐居消息的邻居、拒绝巴赫的50万欧元,也要将其绑回法国的“绑匪”。
可以说,法律不是完善的,但正义永远在人们心中。
但在这里,厂长不想引用那句“正义虽迟但到”来结尾。
因为,这正义背后,包括安德烈在内的很多人,都付出了相应的代价;
因为,迟到的正义不该让我们欢欣鼓舞。
因为,它本就不该迟到......
相关推荐
最新奇闻异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