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佰》上映,观影前须知这三点
作者 | 影
编辑 | 乔乔
截至目前,《八佰》点映票房已破两亿!
这是一部有关国军将士在淞沪会战末期奋力阻击日军进攻的电影。影片最大的特色,是把高层戏份大幅削弱,取而代之以大量普通兵和新兵视角,从他们的立场来讲述这场对国人而言有重大意义的战役。
虽然《八佰》点映场获得不错评价。但从另外一些角度来看,由于影片中部分角色为虚构,加上一些技术性调整,让电影在还原那段历史时存在一些局限。而那些被选择性忽略的部分,恰恰能帮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那段历史。电影不是还原历史,但历史的细节会丰富电影的血肉。《八佰》同样如此,它在历史的长河中撷取一瓢,我们来补充几朵溅起的水花。
01 杨养正:最后的孤军
《八佰》结尾,观众看到的是一个充满希望的结局:随着一双双穿越租界铁门的手呼之欲出,民族意识也在随之觉醒。在这样一种颇富情绪感染力的镜头渲染下,战士们的未来似乎一片光明。
但其实,现实中他们退到租界后过得非常凄惨。首先是莫名其妙被洋人缴械,关进集中营成为俘虏。尔后太平洋战争爆发,这些人要么被占领租界的日本兵押往海外做苦力,要么在国内受日本人奴役。身为其中一份子,大陆已知的最后一位四行保卫战幸存者——杨养正,在05年被一众主流媒体报道过后,才让世人第一次知道,千禧年后仍旧有“八佰壮士”的老兵存在。
接受凤凰卫视的《冷暖人生》采访时,老人向记者诉说了诸多战时细节,以及解放后他在时代变故下经历的种种磨难。节目表现突出的部分,在于让人看到一位曾经为国而战的英雄,因为种种原因不得不埋没曾经的光辉事迹,而选择苟且偷生。作为对《八佰》结局的一种回应,这部纪录片可以让你对当年的老兵有一种直观认知。就像主持人陈晓楠所言,和他们对话本身,你就能感受到一段被人遗忘的历史,慢慢在你面前打开。
02 谢晋元背后被忽略的功臣
电影中,作为四行保卫战的留守军官,谢晋元的主要戏份集中在第三幕,且这一幕有关他的塑造也比较单薄,以至于导演企图通过这个人物唤醒观众共鸣时,收效甚微。压缩谢晋元戏份除了有导演自身的考量,随之而来也容易让观众产生疑问:会不会这个角色在战场中发挥的作用并不那么举足轻重?
在官方表述中,谢晋元多被定义于这场战斗的指挥官和英雄。可在针对其子谢继民撰写的《我的父亲谢晋元将军》的评论中,有观点认为,这本著作有过分抬高谢晋元军中地位之嫌。
这种观点并非空穴来风。实际上,谢晋元担任驻守四行仓库的524团副团长之前,是262旅的参谋主任。后来临危受命,才成为524团的最高长官。虽然从军衔和行政层面看,谢晋元毫无疑问是驻守部队的最高长官。但交战过程中,应该有一个更熟悉部队情况的人在指挥。这个人就是该团的1营营长杨瑞符。而《八佰》里,由陆思宇扮演的杨瑞符基本沦为群像中一个符号性角色,并没有提供太多高辨析度的人物弧光。
此外,杨瑞符亲笔撰写的《孤军奋斗四日记》,也可以侧面印证他在军中绝不仅仅是一个普通的营长。这篇带有回忆录性质的文章,记录下大量内容详实的战斗细节。从谢晋元安排他给退守租界的部队断后来看,也足见谢团长对他的信任,而绝非像《八佰》一般,在群龙无首之后,随便将断后重任交给一些兵油子和小兵。就是这样一个支撑谢晋元顺利撤退的功臣,在影片里却成了小透明。不得不说,这和管虎过于追求群像描写,而忽略了对代表性人物的塑造有关。
03 还有哪些作品反映过四行保卫战?
早在管虎这部《八佰》以前,中国影史上还有两版以四行仓库保卫战为背景摄制的影片。一部是1938年(保卫战次年)应云卫拍摄的《八百壮士》;另一部则是由台湾导演丁善玺于1975年执导。
38年这一版因年代久远,加之当时的保存技术有限,目前留存下来的只有53分钟的残本(原版公映时长140分钟)。值得一提的是,这部默片是华语影史上第一部正面表现国军抗战的主旋律电影。
尽管在镜头语法和场面渲染上,它和《八佰》不可同日而语。但剧作结构上,它同样采取多维视角,通过战区、国统区、租界三地的环境差异,制造出鲜明的戏剧冲突,并立体还原了当时的抗战群像。加之本作占有时间优势以及大量明星客串,使电影一经公映,便在海内外引发极大反响。
37年后,台湾主旋律电影“教父”丁善玺在原作基础上翻拍,推出新版同名作。影片汇集柯俊雄、徐枫两大戏骨,同时还有张艾嘉、秦汉、林青霞这批新人助阵。电影整体框架上和38年的默片版基本一致。但受台湾当年的军教片影响,影片在表演、主题呈现等方面,较之《八佰》均有一定程度的夸张。不过由于出自台湾导演之手,在有关升旗和送旗环节,台版比《八佰》又有更直接的表现。
除上述两部影片,内地还有基于八百壮士为背景改编的电视剧——《铁血壮士》和《东方战场》。前者讲述国民党团长谢云汉在中共地下党协助下逃离租界,带黄金顺利越狱的故事;后者则拉通整个抗战史,从31年到45年,在混合国内外多重视角下,还原了国共两党共同抵御日本法西斯的全过程。其中,《战场》还重点画笔墨再现了四行保卫战。从部分台词看,有明显参照台版《八百壮士》的痕迹。但相对而言,《战场》的写实性还是要高于《铁血》。不过和《八佰》共通的问题,在于对涉及民国国旗方面的阉割,这让它在当年播出后遭受过一些非议。
相关推荐
最新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