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川》重要的事情真的说了三遍
严重剧透警告!
《金刚川》是我非常期待的一部电影,所以把最宝贵的周六早上的时间给了他~
通过作者多年观看电影的经验,我其实已经预感到一些东西。《八百》的成功,同样的导演,两部电影上映时间的紧凑,题材相同。这种情况下,《金刚川》同样经典的概率会非常低。
但出于对题材的尊重和英雄的敬仰,我还是义无反顾地爬起来,准时坐在电影院里。
作者从来不会以调侃的口气描述英雄壮举,这部影片的背景故事足够伟大,足够让观者为之动容落泪,这是战争史上的伟大壮举,只有中国人才能完成的壮举。
故事是围绕1953年金城战役(金刚川战役)之前,我军一支部队去往前线过程中,遇大河拦路,需要架桥通过,美军机不断投掷炸弹阻碍搭建展开 ~ ~ 并结束。
是的,就这么结束了。全片都是在炸桥,搭桥,跟金刚川战役一点关系都没有。
电影共分为4章,如果没记错的话,分别是【士兵】【对手】【炮兵】【桥】。
这四部分的内容是什么关系呢?
【士兵】=【对手】=【炮兵】≈【桥】
也就是说,电影演到一小时左右,其实就结束了。然后,倒带,以美军飞行员的视角再来一遍,情节完全一样。半小时后,结束,倒带,以我军防空炮兵的视角再来一遍,半小时,结束。
炮兵,士兵,美军飞机,等等所有元素,在第一阶段其实全部出现了,而且是在同一场景下。真的有必要演三遍么?
就好像,我去买瓶酱油,下楼,打开共享单车,骑到商店,拿了一瓶酱油,结账走人。然后,再以酱油的视角演一遍。我是一瓶酱油,在商店等啊等,来了个骑共享单车的人,把车停在商店门口锁好,走过来,拿起我,把我放在结账台上,结账,把我再次拿起,带回家,全剧终。
不怕你故事讲不好,就怕故意不好好讲。这种做法给人一种写作文凑字数的感觉,一句“今天天气不错”,非要写成“今天一大早,我拉开窗帘,慢慢用手打开窗户,往外一看,哇塞,天气真的好好喔!”。
同一个情节演三遍,也不是完全不可能,前提是你的信息一定要撑得起来,比如,以另一个人作为主叙事人,是交代一些隐藏信息,幕后背景,来揭开悬念,让故事更连贯完整。其实很多电影里用过这种套路,比如《疯狂的石头》易拉罐砸宝马车的那段,《无间道》黄sir从楼上摔下来那段,包括诺兰的经典《星际穿越》,都有类似技巧,但用的很舒服,观众不会出戏。
但像《金刚川》这么硬核的用法,带给观众的感觉可能会是:
金:金刚川很惨烈哦!
观:啊,是吗,快给我讲讲!
金:金刚川很伟大哦!
观:哦,知道了。
金:金刚川很艰难哦!
观:你烦不烦啊~~
作者感觉,用一个线性叙事结构完全可以把故事讲清楚,我军,敌军,炮兵这些元素都可以被完整的表述,如果做个减法,全篇可以简化为【士兵】+【桥】。
按照目前影院放映的剪辑版本,不夸张地说,观众想找准泪点都很难,情绪推起来,又压下去,最后感觉被导演耍了。
我们都能看到,近些年,中国电影的水平确实在提高,但佳片大多还是以黑马的形式出现,很难找到一个能够长期稳定输出的导演,整个行业的出片质量可能在平均6.0左右,还有非常大的上升空间,相比前辈,当代导演能选择的题材更多样,设备更优质,后勤保障更到位,收益也更可观。拍电影不能靠起飞智,慢慢建立属于自己的风格,才是成熟的表现。
最后补充一句,张译是个好演员,从《士兵突击》、《山河故人》、《锦衣卫》、《红海行动》、《八百》、《金刚川》,张译对于角色把握非常到位,也衷心祝福他能够继续兢兢业业,保持低调,取得更大的成功!
相关推荐
最新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