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种部队真实水平(靠“捡破烂”吊打国民党军)
在解放战争期间,有一支令国军闻风丧胆的军特种部队,而这支特种部队凭借强大无匹的火力,在解放战争中屡立奇功。
成为了解放军战无不胜的法宝。而这支部队组建可谓是十分传奇,曾靠捡破烂完成了华丽的蜕变。在辽沈战役中吊打国军,为解放锦州立下了汗马功劳。那么,这支部队的实力究竟有多强悍?为什么说他们的建立是艰辛的?
锦州战役
1945年9月,为打破国民党军独占东北的图谋,八路军司令部决定派延安炮兵学校1300名干部赴东北,组建炮兵部队。这就是这支特种炮纵部队的前身,而在炮纵建立的过程中,涌现出了一位居功至伟的人,他就是被誉为“解放军炮纵之父”的朱瑞。
1905年朱瑞出生于江苏宿迁,20岁就远赴苏联学习,并就读于莫斯科克炮兵学校,主要学习炮兵专业。
朱瑞
回国后,朱瑞奉命任我军延安第一炮兵学校校长。当得知日军在东北遗留下大量火炮弹药后,朱瑞主动请缨,并带着延安炮兵学校的师生赶赴东北,搜集日军在东北地区藏起来的火炮,延安炮兵学校的1300多人临危受命,组成多支小组,在漫山遍野中寻找火炮的线索。
只要和火炮有关的,哪怕上火炮上的一个零件,一个螺丝钉,学生们都不会放过,尤其是听到撤退的日军将几门大口径重型榴弹炮推入镜泊湖后,炮校师生不顾零下十度的严寒,甚至跳入湖中打捞,将重达上百斤的火炮连拖带拽的全部打捞了上来。但遗憾的是,日军丢弃的各种火炮大多都不完整。
正因如此,延安炮兵学校还修建了一座维修厂,专门整修这些火炮。并在1946年到1949年期间,延安炮校将搜集到各种火炮798门,其中迫击炮近300门,榴弹炮49门全部进行了检修。而在东北搜集的过程中,炮校学生还发现了坦克以及牵引车共65辆,弹药六十余万发。
而炮校也是开着这些装备逐渐发生了蜕变,并建立了解放军炮兵部队的雏形。1946年10月中旬,随着东北野战军炮兵部队的逐步壮大,总部下令由朱瑞担任炮兵司令部的司令员。自此,炮纵之后的发展就如同坐火箭一般,组成了六个一等炮兵团、四个兵种团、6个炮兵营和22个独立炮兵连。
延安炮兵学校
论火力,可以说东野炮纵完全碾压国民党的主力部队。很快炮纵就展开了一次实战,炮兵部队在三下江南和四保临江以及夏季攻势,均展现出了快,准,狠的特色作战。同时在确立了步兵冲炮兵轰的作战原则,并在三大决战奠定了炮纵部队强大无比的战术基础。
1948年8月,东北野战军炮兵纵队正式成立,并在原先的基础上增加了三个野战榴弹团,两个机械化重炮团和三个高射炮团以及一个迫击炮团,由此在火力上彻底超越了任何一支国军。所以,敌人在战场上无论从哪个方面进攻,炮纵都能实现全方位打击。
炮纵
同年9月12日,著名的三大战役之首辽沈战役拉开了序幕。其中,辽沈战役的关键是攻占国军重镇锦州。但是想要进入锦州,必先攻克北面的屏障义县,只要全方面攻克这个阵点,东野的数十万大军才能顺利南下,展开对锦州的攻势。
所以,在9月28日战斗开始后,炮纵部队就趁着夜色的掩护开始了行动。为防止炮轮与铁轨摩擦发出声响,战士们都从背包里拿出被褥铺设在铁轨上,使炮车悄无声息地到达了指定的作战地点。
到了10月1日。炮纵全部都到达了预定地点,上午09时30分,在下达进攻命令后,数百门大炮齐声在县城外开火,一时间硝烟滚滚,炮弹如暴雨般的倾泻到了国军阵地,炮轰的时间持续了近3小时,最终国军尽数被歼灭,而炮纵在这一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令人惋惜的是,曾一手创立炮纵的总司令朱瑞在交战中被敌军炮火击中,不幸牺牲,而朱瑞也是整个解放战中牺牲最高的将领。
炮纵
1948年10月14日,锦州总攻正在进行。在锦州城南的缓坡上,600多门火炮整装待发。紧接着开炮命令下达后,六百多门火炮顿时轰鸣如山,整个锦州城顿时被一片浓烟所笼罩。上午11时整,我方战士均展开了进攻,在炮纵的掩护下,解放军战士长驱直入,占领了国军的火力点后,很快就突破了防线,直击荆州城中。
与此同时,迫击炮团积极加入到了巷战,发挥了其重要性,这场激烈的战斗,从开始至结束仅用了31个小时,歼灭了10万国军,彻底打击了敌人的狂妄,可谓是敲山震虎,并且还大大减少的我军的伤亡。而这也是我军在解放战争史上,首次使用大规模炮战,并且为之后的战争胜利奠定了基础。
在这一战中,东北野战军刷新了解放战争史上的最短记录。此后,解放军第一炮纵成为了国民党军噩梦般的存在。
因为他们怎么都想不通,为何解放军的炮火能展现出如此强大的力量。而在辽沈战役结束之后,炮纵又随行南下,在平津、淮海、渡江等战役和朝鲜战争中,均发挥出了快、准、狠的作战特色,也为新中国的战争史立下了举世瞩目的贡献。
朱瑞
而到了1950年8月1日,解放军第一炮纵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
这是一支光辉而又勇猛的部队,是一支充满传奇色彩的部队,如今的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炮火力量最强大的国家,然而这都离不开先辈们的浴血奋战和努力,而我们应该秉承着先辈的意志,继续将其发扬光大,保家卫国。
相关推荐
最新奇闻异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