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布斯:非黑即白绝无过渡
“在我关注的研发领域,我发现,通常50到100个平均水平的人才,其贡献才抵得上一个最高水平的人才。鉴于这样的差别,你肯定会建议我们去寻找人才中精华的精华,这也就是我们正在做的。只有追寻A+级的人才,才能创建一个好的团队。一个由A+级人才组成的小团队,完全可以与B级和C级人才组成的超大型团队抗衡。”
天才,欢迎!笨蛋,滚蛋!
安迪·赫茨菲尔德在《苹果往事》里讲了一个让人哭笑不得的故事。
1982年1月赫茨菲尔德和乔布斯一起面试一个资深的应聘者。不过,应聘者一走进会议室,赫茨菲尔德就猜到这家伙会遇到麻烦。那个应聘者看起来十分紧张,回答前几个问题时总是支支吾吾的。
乔布斯开始不耐烦了,他不时朝天上翻着白眼。
突然,乔布斯问应聘者:“你是几岁失去童贞的?”
“什么?”应聘者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你是处男吗?”乔布斯用另一种方式重复了自己的问题。赫茨菲尔德和在场的人笑出了声。应聘者一副不知所措的模样,根本不晓得乔布斯在干什么。
看应聘者不答话,乔布斯又抛出了一个新的问题:“你嗑过几次迷幻药?”
应聘者涨红了脖子,目光呆滞地看着乔布斯。为了缓解尴尬的气氛,赫茨菲尔德把话题引回了技术讨论。但应聘者还是不能很好地回答技术问题。
乔布斯再一次不耐烦了起来,他开始学起火鸡的叫声:“呱、呱、呱、呱。”
赫茨菲尔德实在受不了了,开始大笑起来。乔布斯自己也笑了。
可怜的应聘者总算还有些自知之明,他站起来对乔布斯说:“我想我不适合这份工作。”
“你的确不适合。”乔布斯说,“面试到此结束。”
不知道当年的赫茨菲尔德在送走应聘者之后,到底对这次奇特的面试经历作何感想。相信这世界上的大多数人都不会理解乔布斯为什么要这样当面羞辱应聘者。事实上,在大多数美国公司里,面试官是绝对不可以问应聘者任何有关个人隐私的问题的,别说是不是吃过迷幻药、是不是处男了,就连宗教信仰、家庭情况也不能问,否则就有歧视和侵犯隐私的嫌疑。可所有这些条条框框,在乔帮主面前,全变成了没有任何意义的臭狗屎,只要乔帮主喜欢,想问什么就问什么。
后来很多讲乔布斯的书在提到这个故事的时候,都试图给乔布斯的出格做法找一个合适的理由。一种最流行的说法是,乔布斯之所以问对方迷幻药、处男之类的古怪问题,完全是为了考核应聘者在面对各种非常情况时的应变能力,这是乔布斯考察和鉴别人才的一种方法——拜托,就算是想为乔布斯脸上贴金,也不要做这种侮辱读者智商的事好不好!乔布斯当众羞辱应聘者,这件事要什么理由?乔布斯本来就是那么一个人,只要兴之所至,哪管你什么规矩方圆,既然可以劈头盖脸臭骂做不好事情的员工,为什么就不能冷嘲热讽地赶走一个回答问题不靠谱的应聘者?
这件事背后的理由有且只有一个:在乔布斯这种二元性超强的人看来,来应聘的人不是天才就是笨蛋,没有过渡状态。对天才,乔布斯热烈欢迎;对笨蛋,乔布斯就是要亲眼看着对方狼狈地滚蛋。
其实,在苹果内部,乔布斯也是用同样的方法对待那些做不好工作的笨蛋的。苹果市场经理比尔·库里(Bill Curley)回忆说:“有一次,我和乔布斯还有几个其他经理在一个会上,乔布斯穿着短裤、跑鞋,没穿袜子。他对一个人不满意,就干脆脱掉自己的鞋,然后把光脚丫子放在桌子上,用脚底板对着那个人的脸。”
还有一次,在公司食堂,乔布斯摇着一头棕色半长头发,对着100多位负责内部IT系统的员工,怒气冲冲地说:“你们都是一群笨蛋!如果你们有本事,你们就应该去研发电脑。”当时那100多个笨蛋里的一位,前苹果员工彼得·卡瓦诺(Peter Kavanaugh)说:“见到乔布斯就意味着被羞辱,你会被鄙视。乔布斯必须是正确的,即便他错了。”
这就是乔布斯的识人、用人之道。在乔布斯的眼中,世界上的人只有两种,是天才,就要千方百计地抓住,是笨蛋,就要毫不犹豫地鄙视。
A+级小团队>B+C级大团队
拿Macintosh的“海盗团队”来说,乔布斯的信条是,“海盗团队”里每一个人都应该是最出色的海盗,而且,因为最好的海盗一定也有同样出色的朋友,乔布斯鼓励团队的每一个成员推荐自己的朋友加入苹果。
乔布斯说:“每个最好的工程师都是一个巨大的人才倍增器。”
乔布斯为成功推荐朋友的员工开出了500美元的奖励,这在当时可是一个不小的数目。而且,Macintosh团队还经常让最好的工程师定期回到自己的学校去,在他们的师弟、师妹中招聘最好的人才。
1980年春天的一个下午,乔布斯和苹果其他员工一起到斯坦福大学做招聘演讲。当时的斯坦福大学学生,后来成为苹果市场总监的迈克·莫瑞回忆说:“我们坐在一个屋子里,演讲正在进行,一个年轻人突然闯了进来,他穿着马甲和蓝色牛仔裤,就和我们这些学生没什么分别。他不顾当时还有苹果的人正在演讲,就直接跳上桌子说,‘嗨,我是史蒂夫·乔布斯。你们想让我说点儿什么?’我当时听了他的演讲,特别兴奋,就直接逃课跑回宿舍,查到苹果公司的电话,打电话给他们。我说,‘有一个叫史蒂夫的人,因为他的演讲,我想成为苹果的暑期实习生。’”
2007年,有一位普通的华裔女学生从斯坦福大学毕业后,加入了谷歌公司。《纽约时报》一篇报道谷歌人才策略的文章采访了这位女学生。没想到,乔布斯看到了这篇报道。求贤若渴的乔帮主居然亲自拨通了这位女学生的电话,在电话中问她为什么不选择苹果,请她谈谈自己选择雇主的原因。
即便是在近几年,乔布斯也经常亲自面试重要岗位的人。据苹果中国的员工透露,苹果中国的核心管理者以及重要的销售代表,进入公司时都经过了乔布斯的亲自面试。
乔布斯面试一位应聘者时,通常不会预先准备什么方案,许多问题都是一边和应聘者聊,一边想到的。他喜欢从应聘者不熟悉的角度提问题,经常会让应聘者设计一个全新的产品,还经常在面试时与应聘者展开针锋相对的辩论。他只想雇用那些对于产品有着完美的理解,可以经得起他的周密盘问,与他当面交换意见时也毫不怯场的应聘者。
乔布斯把他最想雇用的天才员工称为“A级”,也就是比“B级”和“C级”都出色的那种人。他常说的一句话是:“一旦你雇用了一个B级的人,他们就会带进来更多的B级和C级的人。”
只要符合乔布斯关于“A级”的定义,那无论你有没有资历、有没有文凭,他都会迫不及待地把你招进苹果。当年初创苹果公司时,乔布斯就雇用过一个名叫兰迪·威金顿的小伙子。威金顿当时还是一个高中生,加入苹果后成了苹果的第6号员工。后来,威金顿主持开发了著名的MacWrite软件,证明乔布斯看人的确很准。
不得不提,乔布斯回归苹果后,从庞大的设计团队里慧眼识英雄,发现和提拔设计大师乔纳森·艾维的故事,实在是乔布斯识人、用人经历里最得意的一笔。
回归后的乔布斯对当时苹果所有产品的设计都不满意,想把负责设计的一班人全部换掉。乔布斯专门找了猎头公司,让他们四处寻觅符合自己要求的设计师,而苹果当时的主要设计师,包括乔纳森·艾维在内,都在乔布斯的裁员名单里。幸运的是,乔布斯还没有来得及找到合适的替代人选,就惊喜地发现,原来自己苦苦寻觅的大师级人物就在公司内部。乔布斯像所有知人善任的君主那样放手使用艾维,让艾维以苹果首席设计师的身份把握所有产品的设计方向,还特别为艾维打造了全公司最神秘也最有价值的工业设计团队。乔布斯回归并发现艾维的这段佳话,绝不比历史上三顾茅庐、月夜追韩信之类识人、用人的精彩故事逊色。
关于为什么一定要寻找杰出的人才,乔布斯在一次采访中说:“我想,我一直去寻找的,是那些真正的聪明人愿意与之共事的人。我曾经做过的所有事情中,没有哪件主要的工作是可以由一两个人、甚至三四个人独立完成的。有些人,比如米开朗基罗,可以独自完成宏伟的艺术巨制,但其他的工作,比如制造半导体电路或波音747飞机,都需要团队的协作。为了完成那些无法由一个人单独完成的工作,你必须去寻找非凡的人才。”
乔布斯继续说:“这里面的关键在于,生活中,通常两个平均质量的东西,在价值上就能抵得上一个最高质量的东西。比如,在纽约,最好的出租车比平均质量的出租车,也就快20%左右。对计算机来说,最好的计算机比平均水平的计算机大概快30%。这里面的差别并不是很明显。但是,在我关注的研发领域,我发现,通常50到100个平均水平的人才,其贡献才抵得上一个最高水平的人才。鉴于这样的差别,你肯定会建议我们去寻找人才中精华的精华,这也就是我们正在做的。只有追寻A+级的人才,才能创建一个好的团队。一个由A+级人才组成的小团队,完全可以与B级和C级人才组成的超大型团队抗衡。”
记者问乔布斯:“不过,在一个创业型公司里,经理可能没法把太多时间花在招聘上。”
乔布斯反驳说:“我完全不同意。我想,招聘是最重要的工作。假定你自己要做一家创业公司,而且想找一个合作伙伴,那么,你一定会花大量时间去找最合适的合作伙伴,对吗?因为那个合作伙伴将成为你的公司的另外二分之一。既然如此,为什么你不肯花同样多的时间,去寻找公司的另外三分之一、另外四分之一或是另外五分之一呢?当你做一家创业公司的时候,最初加入的10个人将决定公司的成败与否。他们每个人都是公司的十分之一。为什么你不愿花同样多的时间去招聘,保证公司每个员工都是A级呢?”
上一篇:
春天为什么钓不到鱼 要怎么解决下一篇:
陈赐贵:甲午战争我们输在哪里了?相关推荐
最新杂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