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毛主席走过河南多地,语重心长道 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
近日,郑州接连出现频繁降雨天气,加上郑州的“720”暴雨,黄河已经接连形成了第1号、第2号洪水。黄河出现了编号洪水意味着什么呢?
一是,提示民众时刻警惕,保护好自己;另一方面也是对防汛部门的提醒,要时刻准备“防御”工作。当防洪警戒水位达到2-5年一遇的洪水量级,或是水位影响当地的消防安全,就需要对洪水进行编号了。而如今黄河进行了两次洪水编号,这也是给人们提醒,要做好相关的防范工作。
而黄河频发水患已经是历史悠久,大禹治水、王景治黄说的都是治理黄河之水。有了历史的经验,在新中国成立之时,国家领导人就将黄河的治理工作挂在心头。1950年,毛主席亲自提出要到水患严重的黄河下游考察。
年底,黄河水利委员会成立后,提交了一份治黄报告给毛主席。毛主席看了以后下定决心要亲自到黄河的下游走一趟。1952年10月初,他利用自己的休假时间,来到了山东济南、江苏徐州等黄河流经处,在徐州的云龙山顶上,毛主席俯瞰着名垂千古的战场,喃喃自语道:“兵家必争之地,名不虚传。”
随后,他的目光往北移,问道:“那是黄河故道吗?”陪同人员回答说是的。毛主席眺望着远处,严肃地说,黄河故道穿过徐州,威胁人民的安全,并提出相关工作部门应及时采取措施,变灾为利。
说罢,他准备下山,去河南兰考看看黄河的水势。毛主席到达兰考以后,沿着黄河大堤一路走去,只见黄河浊浪滔天,泥水奔腾。在东坝头上,他详细地询问了黄河决口改道的地方,并询问了如何该如何有效的治黄的方法,最后还对修建水库这一工程表示赞同。
最后,毛主席来到开封,下了火车后,他直奔柳园口,就在柳园口的大堤上,他叹道“悬河!”开封城在历史上已经被黄河淹过了多次,开封城北门外和城墙等高的沙丘,就是被淹的痕迹和标记。在1642年(明崇祯15年),全城37万人,只有3万人活了下来。
到底是什么样的概念呢?拿开封铁塔做参照物,原来此塔是建设在土丘上,而今土丘与第一层铁塔全部被淹没在了地下,在后来的技术勘探下,发现开封地下被淹的房屋达三层。
毛主席听了这样的汇报后,郑重地说:“大水时,要好好防守,不要出事。”并且就在当晚,他连夜和大家就黄河治理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并交换了意见。10月31日早晨,他又来到了郑州,这是陇海路与京广铁路交汇之地,处于黄河南岸,就在黄河南岸的邙山上,毛主席坐在一个石头上认真观察着黄河的走向。
黄河是养育了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但是也是一条威胁人民安全的大河。他十分郑重地交代工作人员:“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不然,我是睡不好觉的。”随行人员纷纷表示一定将黄河治理到位。而后他还来到了新乡的人民胜利渠,这个号称是“小黄河”的地方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大型引黄灌溉的水利工程,是将黄河水引入了卫河,从而能够实现对田地的灌溉。
在这之后的多年,黄河下游先后进行了3次大修堤,并修建了三门峡、小浪底、陆浑、故县水库等干支流工程,有效的防洪体系已经形成,时刻保证着群众们的安全。
相关推荐
最新军事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