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图片、壁纸大全、丝袜美腿高清图片大全!手机端
找朋网>社会新闻 >杂谈 > 农村走出的博士后:请不要叫我凤凰男

农村走出的博士后:请不要叫我凤凰男

查看:912 / 更新:2022-04-09 23:42

最近网上很热的上海大学王磊光博士的返乡笔记,描述出了当前部分地域农村生活的一些情境和问题。读过之后,我感觉那里的状况和我的家乡(鲁西南)有些地方近似,但也有不同。文章有些地方很有启发。

我也试着写写我的回乡观感。我从大学起离乡读书,算起来已有十二年,回家早已是走马观花,不够深入。我觉得,自己对农村问题的历史和当前政策把握得不全面,可能对问题的理解存在很大偏差。不过,既然有人写了,我也试着描述下问题。

不过,这篇文章绝不是写给村里人看的,而是写给城里人和住在城里的村里人看的。真正的村里人,绝大多数时候,都是沉默而被无视的大多数。

一、农村的问题

我家在鲁西南华北平原的一个村子里。我八岁前在农村生活,也干农活,之后随父母进城做生意。我在县城待了七年后,又搬回村里务农两年,暑期劳作,起五更打黄昏,很是辛苦,也明白庄子所谓天人合一的感觉。两年后,父母去镇上做生意。11年后,父母再次搬回村里居住,我则从高中读到了博士,目前处于“博士之后”的阶段。

我在村里、县里、滨海小城、北京、美国读过书,在这些地方都有至少一年的生活体验,但是是否深入,却很难说。因为,个人感觉,八岁离乡后,就从与自己的情感和生命密切相关的社会关系和环境中脱离出来,成为原子化的个人,社会生活中的漂浮者,个人的生命体验就是一种漂泊和无根感。对他乡,你想融入,但它的疏离感却总让你觉得隔一层。对故乡,因为生活方式和环境的变化,也不再有那种亲密感。从鲁迅开始,这就一直是个很重要的写作主题。

作为往返于城市与农村的“候人”,可谓奔波,但我也因此具备“双重视域”:以一个“乡下人”视角看现代城市生活,也以一个“城里人”视角来看现代化冲击下的农村生活。

而且,就“家庭成分”而言,我爸这边,早前是贫农,根正苗红,高中毕业,当过兵,称赞毛泽东。我妈那边早前是地主,被人欺负,被骂为“地主羔子”,辍学回家,小学不毕业,感恩邓小平。可以说,我家的话语就是两条路线的斗争。这同样给了我一种双重视角。

对农村的政治生态和环境污染问题,还有待正式调研,这里不便多加讨论。仅就当下的观感而言,我觉得农村最为严重的问题,是传统伦理生活的瓦解。其表现是多方面的,较为突出者是情感问题、养老问题和传统习俗的崩解问题。

农村走出的博士后:请不要叫我凤凰男

情感问题。此问题的多发群体是青年。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急剧市场化以及有缺陷的城市化,大量农村青年涌入城市,在钢铁水泥筑成的城市里贩卖自己的体力。我们知道,相对乡土社会的稳定和静态而言,现代社会最大特点是流动性:资本流动,物资流动,人口流动,情感流动……与流动性相关的是,城市生活的“陌生人”处境:出门两眼一抹黑,谁也不认识谁。这带来城市生活的理性化和冷漠。其后果也是双重的:作为理性人,大家谨小慎微,保持有节制的礼貌和距离;同时,有的人却大胆放纵自己,因为只要离开了这里,就没人认识你,没有“口碑”,没有乡亲的指指点点,行为成本降至最低。

如此,许多青年人在城市开始“新生活”。媒妁之言和父母之命早已是陈芝麻烂谷子。然而,他们的性教育普遍不足,很多人未婚先孕,有的甚至未到婚龄。双方父母喜忧参半地有了媳妇或女婿。子女未婚先孕,在传统社会是很不体面的,这在农村尤其明显。现在,大家对这一现象见怪不怪。但是,因为“小年轻”对现实生活的体验、对情感的理解以及对彼此个人和家庭了解不足,这种草率结合的感情,稳定性较差,许多家庭婚后不久问题重重,甚至离婚。

现代生活的流动性和匿名化为再次寻找“合适的”配偶提供了可能。我不知是否有人对农村的离婚率做过调查,个人感觉不会比城市低。其原因大概有:

(1)再次择偶的可能性增多。许多夫妻两地分居。夫妻单方进城务工,一人留守,双方出轨可能性都很大。中国婚姻的一贯取向是嫁高娶低。女性多愿往城市嫁,男性则多愿找比自己稍弱一点的女性,这是中国人的思维痼弊,所以农村男光棍多,大城市则是剩女多。这也导致婚姻的不稳定,今年听说一个女孩两年内居然结了六次婚。

(2)婚姻的交易化倾向。如王磊光一文所言,农村男性现在的娶妻成本不比城市少,以我家那边的情况而言,大多要求有房有车,最好城里再有一套房。彩礼金额年年攀升,少则三两万,多则八九万。前段时间,网上有个辟谣贴,说“彩礼超十万涉嫌违法”是谣言。这样的谣言之所以产生,其现实原因就是农村彩礼过高。女方家庭很多不是本着女儿婚后的幸福提要求,而是觉得养这么大,不要点回报就嫁出去,实在太亏,要捞回来,确有“卖女儿”嫌疑。有的家庭这么做,则是出于攀比心理。

当然,其中更进一步的问题,是农村养老问题,即在计划生育政策下,农村家庭对养儿防老的担忧和不信任。

(3)父母子女异地和父母权威的瓦解。传统家庭的稳定在于,父母一方面可以帮儿女料理家务,让儿女专心打拼,另一方面凭个人生活经验,订正儿女家庭生活的一些问题。但现代社会,很多父母和子女都是异地,即便同住,进城务工返乡的年轻人也多有“父母什么也不懂”的观念。在处理情感问题方面,传统的以长期经验树立起来的权威,遭到了现代生活以短暂经历为基础的体验的挑战。

城市在物质上已足够现代化,甚至步入后现代,农村则现代化得不足。农村人进入城市生活,无论进城务工还是读书,都是个人急剧现代化的过程,其间观念的挑战和冲击很大。两代人的冲突,其实就是传统与现代,农村与城市的冲突。

农村走出的博士后:请不要叫我凤凰男

养老问题。如上文所言,农村婚姻之所以存在交易化倾向,其中的一个潜在原因是养老问题。农村养老问题的严重性,并未得到足够重视。对城市和农村非体制内的人而言,养老问题基本要靠自己和儿女解决。无病无灾,基本都很好,但凡有了大病,就很麻烦。在大部分农村,老人得重病,就是等死。

问题的复杂性在于,这和儿女多少,往往没有直接关系。古语言,寿则多辱。这种情况在农村比较普遍。

虽然现在农村已有了一些合作医疗,报销比率也在提高,但对大多数农村家庭而言,老人一旦得了重病,若要治疗,不用多久,就会家徒四壁,老人病情也不会有多大好转。老人重病不治疗,不全是儿女不孝,而是老人自己的“理性”选择:拒绝治疗。老人对慢性病,更是任其发展。

养老问题里,容易被忽视的是老人的情感问题,亦即老人生活陪伴问题。有的老人丧妻或丧夫,个人的情感发生了很大的缺失,只有从儿女那里获得慰藉。但是,根据我多年的观察,现在农村的儿女能真正做到体谅父母、感同身受的人很少。

很多人的养老观念仅停留在让父母吃饱饭、穿暖衣这个层面,有的甚至连这个也做不到。对不孝子女,乡俗的约束力微乎其微,外在的干预力量,如政府的作用,基本无效。孔子说,养父母不只是让他们吃饱饭,还要有一颗恭敬之心。这一点,很多中国人都忘记了。

空巢老人则多是现实原因造成,老人们在家乡,生活没有得到足够的照顾,情感没有得到足够的体恤。可以说,城乡二元的不均衡发展导致的一系列伦理问题,都在慢慢积累发酵。说句题外话,春节期间的电视节目,包括春晚,一直在诉说“温情”二字,我觉得,简直是往伤口上撒盐。哪个有良心的人愿意跟父母两地分开?现实的问题要现实地解决,一遍遍铺天盖地说教孝悌,反而让人觉得逆反。

今年发现的一个有意思也较严重的问题,是传统习俗的崩解。我家那边,经济在省内相对落后,传统习俗却保持得较好。比如,大年初一要去给长辈磕头拜年,上供供奉四方之神和先祖,天不亮不能往外泼水,平时有好吃的东西先要敬神(俗称愿语),三十贴了花门(春联之类)不能上门讨账之类。说是古风怡然也好,说是陈规陋习也罢,反正一年一年,这些做法一直在延续。

但是,现代生活对传统的冲击还是很多。这既有内因也有外因。很多年轻人,甚至中年人,在外打工,过年已不再返乡。年轻人睡到很晚还不去给老人拜年,有的城里一套房,家里一套房,父母子女、婆媳关系紧张。

说到底,农村问题还是现代性问题,具体而言,是制度问题。

在经济上,施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村经济略有好转。但是,既然土地承包到个人,为何农村经济一直徘徊不前?一些文章谈了很多,但有个重要原因没有谈到,就是农村之前存在多年的税负问题。农业税,换个说法是交公粮和“提留”,有“三提留”、“五统筹”之说,说白了就是“地租”。这种收费形式存在于20世纪80和90年代,税费基本是定额的,无论产量是否因气候受影响,都要上交,而且分量不轻。我们那早前有因交公粮而与政府人员发生械斗甚至打死人的情况。

除了公粮,还有“徭役”。大多数人都认为,这只发生在旧社会。然而,即便在20世纪80、90年代,一些农村挖沟修渠,以及修建大型的水利项目和工程,各家各户也都要出人出力,不然就交钱冲抵。这么做有好处,就是修建了很多水利项目,但这就是变相徭役。直到21世纪初期,农业税才被废除,农村稍微缓口气。但农资的上涨,教育医疗的市场化,以及农业劳动力的丧失,都在侵蚀着农村生活。

前段时间热播的《老农民》,基本上再现了1949年后农村的发展历程。有人说,这部戏仍沿着官方叙事的路数在讲故事,塑造的农民形象过于传统而古板,即爱土地,却夹杂着农民式的狡黠。我觉得,这部戏总体而言是成功的,若说有问题,其最大问题就是历史化得不够:对很多重要的历史环节轻描淡写,如大饥荒的政策原因、围绕交公粮的抗争等。而是否顺着官方的历史叙事讲故事,并非否定这部戏的关键,因为官方叙事也基本符合史实。我回村后问我妈,这戏她觉得真不?她说,一件件就跟在眼前一样。但是,历史的呈现和历史地分析是不同的,前者是描述,后者是批判。对历史,哪些地方呈现,哪些地方不呈现,会直接影响观众对历史和现实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