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迁都之谜 为什么急于把国都迁到北京
1368年,当徐达的军队攻入元大都之时,京畿地区实际上已经脱离中原汉族政权的统治达四百多年。
元末天灾频仍、战乱相继,元大都迅速衰弱。徐达大军攻入城中之后,朱元璋出于对故元残余势力反复的考虑,将城中原有居民迁往今天的河南开封等 地。平定元大都后,朱元璋下诏改元大都路为北平府。 洪武二年(1369年)的人口统计说明,昔日百万人口的元大都,仅剩一万余人。北平已成一座空城,人口离散,郊野荒残。
迁移新都
随后,经历洪武初年大规模移民运动,北平的城市人口,有所增加。至洪武八年,北平的人口规模,达到了十万左右。除了北平城原有居民之外,约有三 万人是来自山西、浙江的移民,而六万人,则为北京驻军及其家眷。驻军远多于居民的特点,也体现了北平在明初最重要的职能:作为针对“北元”的军事基地与防 御性城市。除了城内十万人之外,在郊区,有大量的前元朝投降的官员、部队及其家属,被编入到周边的一些卫所之中。
尽管洪武初年的移民为北平城提供了新的人口,但与江南富庶地区的重要城市,如南京、杭州、苏州相比,北平的人口规模,仍有相当大差距。不仅北平如此,除山西省之外,几乎整个中国的北方,在经历元末的战乱与饥荒之后,人口都大量下降。
洪武大移民后,北方中国有所复苏,然而这一进程也是相当之缓慢,并不能在一代人就能完成。及至1399年新的内战开始,北平城的总人口,仍在十五万以下,而占半数以上的,仍属卫所驻军与军属。这也说明,在洪武朝的三十年间,北平城的职能,并没有大的转变。
建文元年七月五日(1399年),朱元璋第四子、就藩北平的朱棣起兵叛乱,史称“靖难之役”。“靖难之役”造成的后果,是北方地区的人口再度下 降。据史书统计,战后“顺天八府所属在人户十八万九千三百有奇”。“顺天八府”管辖的区域,大致与今天的河北省相当,并包含了北京与天津。
尽管北方再罹兵祸,但随着以北平为中心的燕王势力赢得了战争,明朝的政治权势,也随之向北移动。朱棣入南京,夺得大统。这个变化的必然结果,是尽管首都仍被定在南京,但在政策取向上,它却天然地偏向于北方。
抬升北方政治实力的第一步骤,是将原洪武建文两朝的北平,升级为北京。 北平与北京,仅一字之差,但在行政区域规划上,却有天壤之别。北平从“府”提升为“京”,等于是为明朝奠定了南北两京的政治格局。
洪武之后,元大都旧城已被破坏殆尽,只剩下燕王府作为藩王府邸被保留了下来,气象大不如前。要提升为新的首都,势必有浩大的工程营建。永乐四 年,明成祖遣尚书、侍郎、副都御使、佥都御史等员七人分赴五省采木,督军民匠役烧造砖瓦,并命工部征天下诸色匠役、军士、民丁,明年赴京听役。从上述的事 实可以看出,营建北京,工程浩大,几乎调动全国民力。
在明成祖迁都北京的政治考量中,除了因“靖难之役”导致的人事、政策偏向之外,“天子守边”论,是长期为后世史家重视的一个说法。《明太宗实 录》中,一再记载成祖前五年尽管长期在南京,但相当关注蒙古的军事动向。随后,几乎与营建北京同步,成祖于1410年、1414年、1422年、1423 年、1424年五次亲征漠北,深入沙漠,终至马革裹尸榆木川。明成祖用兵北方的用意,是寄望于一朝扫平漠北,不遗子孙祸害。从而使得迁都北京不再受军事上 的威胁。
相关推荐
最新未解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