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波:中国为什么没有留下百年企业?
家族的意义演讲者:吴晓波
10月30日,由平安银行私人银行和《接力》杂志联合打造的“平安·中国家族企业传承论坛”上海站隆重举行。论坛以“传承”、“发展”、“创新”、“超越”为贯穿主线,通过一、二代企业家对话的形式,讨论中国家族企业在从传承到超越不同阶段遇到的不同难题,结合地方家族企业特色,分享家族企业传承故事和治理模式,探讨家族企业资产管理渠道和解决方案。作为传承奖评委之一,吴晓波出席上海站论坛并发表演讲。
“家”在中国人传统意识中是至高无上
在中国历史上,“家”这个概念非常重。古籍里其实很少提到“国家”这个概念,往往叫做天下,所谓“家天下”。即便提到家庭和国家的关系,也是说家国、家国情怀。到近现代以后这个名词才倒过来,如林则徐有一句诗“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所以“家”这个概念,在中国人传统意识中是至高无上的。
族,就涉及到宗姓的概念。从春秋战国到唐,政治控制了族的概念。很长时间里,中国官员的提拔是推举制,被推举的人基本上是亲戚、子弟、门生,由此形成望族门阀。直到隋唐,一般草根人士可以通过科举进入到社会的上层,渐渐地,族之间的公平竞争就出现了。到了明以后,民间被允许修撰家谱,家族的概念变得强盛起来。
更重要的是,自明朝始,人口从城市向乡镇农村大规模下沉。这里有一个数据很有意思:北宋中期,中国人口有一个亿,居住在城市里面的人口占22%;明以后,人口开始向乡村下泄,到了1820年左右,全国只有6%的人口在城市里面,大量的人口聚集在乡村、集镇。帝制时期,政府最低层的治理机关是县(现在我们是到乡镇),县以下的三万多个集镇是谁来管理的呢?是族来管理。男女关系不好,或者侵犯人家水田,县衙基本不管,而是到宗祠里面交由族长管理。所以明以后,族变得很强大。家族及家族观念,变成了中国社会的基本计算单位和基本价值观,人们跟国家几乎没有什么关系,大量的人际关系在族里。中国古代当官,如果你“立志”要做贪官,一定要到五百里以外,因为碰不到什么家里人了。八年十年以后回到家乡,用贪来的钱去修桥、铺路、买义田、修义学、修宗祠、修族谱,便成了“大善人”,死后牌位辉煌地树在宗祠里面,而这是最重要的,与你以前是不是贪官一毛钱关系都没有。中国就变成了宗族社会。
经济上,则出现了商帮经济。中国有商帮的概念也是明朝以后,首先是山西晋商,然后是安徽徽商,广州则出现了十三行商人。几个种姓控制了重要经济命脉。具体来看,晋商、徽商、十三行,他们曾经在一段时间里出现了某几支非常富有的家族,拥有的财富相当于国家一年财政收入的总和。中国现在一年的公共财政收入约13万亿,如果当今中国首富马云或是王健林拥有12万亿或者是13万亿,那还得了?有1万亿已经不得了了。所以,当时的财富是聚集在民间的一些家族手里,极其富裕。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当时十三行有一个商人叫伍秉鉴,号称是世界首富,《南京条约》中1/4的赔偿款是他们家族出的。
但是,在中国整个的文明历史上,晋商、徽商、十三行商人,在中国的史书上是没有出现过他们的一个人出现过名字的。为什么?因为他们所获得的财富都是政府给予他们的。比如晋商赚钱依靠的是盐,政府控制了盐,然后向民间一些家族颁发承包责任书,当年叫窝本,窝本可以世袭,国家授予权力,可以经营盐业,几年之后就会成为中国首富。但是只要国家把窝本收回,首富之家就不见了。同样地,亦是因为明代中期后淮盐大盛,徽商兴起。十三行则依靠外贸起家,中国人要跟外国人做外贸,清政府规定只能在广州一口通商,并且划定专门的区域,获得特许进入这个区域经商的家族就成为全中国最富的人。
相关推荐
最新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