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赐贵:甲午战争我们输在哪里了?
以今天的眼光来看,无疑徐继畬的态度和见识比林则徐的更接近一个现代国家所应该有的状态。然而,他和林则徐的遭遇大相径庭。林则徐不仅在当时获得了空前的声誉,而且被后世誉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徐继畬被召回京城后一贬再贬,终于罢官回乡去了。且让我们看一下当时其他开眼看世界的人们,又是怎样的遭遇吧。
1876年冬,郭嵩焘作为中国第一任驻外公使,出使英国。很多朋友劝他不要去,以免晚节不保。果然,他担任使节后,汉奸的骂名随之而来。他的湖南老乡、晚清大才子王闿运写了一副对联挖苦他:“出乎其类,拔乎其萃,不容于尧舜之世;未能事人,焉能事鬼,何必去父母之邦。”他的副使刘锡鸿不断写信回国,报告他的汉奸行为,如参观时因为天气寒冷披上了外国人的衣服,看到巴西国王时跟着起立,有损天朝威严,听音乐会时效仿洋人取阅音乐单,如此等等。至于他在寄回国的报告中肯定英国的地方,更是成了作为汉奸的“铁证”。国内守旧派不断抨击他“有贰心于英国”。
1879年,郭嵩焘便被召回国内,黯然离职,回乡后,湖南老乡也不接纳他,骂他“勾通洋人”。至于他用来拖木船的小火轮,更是崇洋媚外的表现,爱国人士扬言要把这种西洋东西一把火烧了。
1854年冬天,中国第一位留学美国的学生、毕业于耶鲁大学的容闳回国了,希望带动更多人出国留学,“予既受此文明之教育,则当使后予之人,亦享此同等之利益。”然而招生极其困难,直到1870年有机会见到李鸿章时才使得这一想法付诸国家层面的实践。招生过程中,不断有谣言传出,说在美国那种野蛮的地方,会把小孩子骗过去,将人皮扒下来披在狗身上。第一期留学生计划招30人,结果差点没招满,最后决定出国留学的大多是容闳家乡的穷苦人。
这些孩子在美国接受现代教育,而不是四书五经和封建礼节,按容闳的话说,“终日饱吸自由空气,其平日性灵上所受极重之压力,一旦排空飞去,言论思想,悉与旧教育不睦,好为种种健身之运动,跳踯驰骋,不复安行矩步。”负责监督留学生的官员陈兰彬、吴子登则对他们“西化”的表现大为不满,不断写信回国告状。1881年,清廷下令,留美学生全部停止学业,立刻回国。容闳大失所望,在美国侨居十几年之后才回国。
这些事情发生时,距离鸦片战争已有三四十年,中国也设立了负责外事活动的总理衙门,但是当事人仍然因为主张与外国人平等交往、向外国人学习而背负极大的道德压力。试问,林则徐如果当时真的开眼看世界了,怎么可能保全名节?如果他所看到的、所主张的不过是传统士大夫那一套,那么何谓开眼看世界?
蒋廷黻认为有两个林则徐,“一个是士大夫心目中的林则徐,一个是真正的林则徐”,前一个林则徐对外国人强硬,百战百胜,只是有奸臣误国;后一个林则徐到了广东之后,逐渐了解到中国军事上不如外国人,开始购买外国船炮,派人翻译外国刊物,但是他并不想公开这种态度,而是和传统士大夫一样鼓吹排外,大唱“民心可用”的高歌。他私底下承认军事上不如人,但是对同僚、对国民、对皇帝并不这么说。
蒋廷黻认为这是因为“林虽有这种觉悟,他怕清议的指摘,不敢公开的提倡。”似乎唯有如此,才能解释得通林则徐的表里不一。以此观之,称林则徐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实在有待商榷,至少同一时期的徐继畬比之更有资格,不过真正开眼的大多被所谓的清流贬为“汉奸”了。
上一篇:
乔布斯:非黑即白绝无过渡下一篇:
同人于野:穷人的普世价值相关推荐
最新杂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