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图片、壁纸大全、丝袜美腿高清图片大全!手机端
找朋网>社会新闻 >杂谈 > 龙脉—纵谈中华帝制

龙脉—纵谈中华帝制

查看:860 / 更新:2022-04-09 20:54

明代的皇帝终于在理论上获得了真正的极权,但为了保住这份权力,几个先帝不得不每天几次朝政,废寝忘食的工作才行(政令是权力的表达形式),后世皇帝的身体和意志都不能如此强健,索性闹罢工,玩园艺,干木匠之类,反正祖例成规并没规定皇帝不能这么干,貌似“无为之治”,政务就交给了某个信得过的重臣老师,或者让太监们专权去了。

实际上,某些“大太监”罪名是文官集团的丑化罢了。太监没有子孙,在中国传统宗教心理中,不仅没了太大的野心,也很难拉军队造反(军人,最纯爷们儿,岂能听从一个下面没了的家伙呢?),缺点是无非是太爱财(人总得有点爱好吧?)和目光短浅(没后代当然不用想太远),而且并非由文官程序内选拔出来(真选出来的谁肯当太监啊?)。历代太监专权都是好平灭的,历代文武官员做的坏事的也不比太监少哪去,平灭起来还很麻烦,这是太监可以专权的根本原因。(皇帝能让郑和这个太监率队下西洋(远征舰队总司令)无非也是这个原因,但郑和能做成如此大事,想来可能是因为他是个有信仰的太监,呵呵~~)

明代皇帝虽然有了极权,但却没法充分用起来,一是中国的政治规模实在是太大了,结果仍是旁落了,但毕竟再没有丢失皇位的危险了;二是历代先祖的金口玉言和圣人言太多了,给后世剩下的发挥余地实在太少了。看过黄仁宇先生的《万历十五年》朋友,知道明代的皇帝发号施令并非为所欲为的,有时不仅束手束脚,简直是挺郁闷,这就是因为中国明代政治实际进入了宪政模式。

宪政就是依法行政,而统领法律的是宪法,宪法就是国家机器和民众的强制契约。法律本身是需要国家强制的道德,而谁来强制国家机器遵守契约呢?就是靠民众的共同信仰,道德共识,也即西方“自然法”的概念,儒教典籍就是中国帝制时代的“自然法”。

儒学针对中国这种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政治状况,提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由人伦出发形成政体伦理”的政治理念,倡导“由基本人伦道德培养入手”,“形成全国统一政治伦理的核心指向”。同时,这种道德观念政体伦理能够推行,还需要现实中的生产力基本统一,文化教育基本统一,才能贯彻得起来,所以中国历代大多推行“标准化”的管理模式,防止某一地区过于突前或落后,以达成全国统一观念,防止意识和现实分裂的发生。

在科举入轨,三教合一趋势后,儒学成了在宋代成为官方主流“宗教”,上至皇帝,中有官员,下及私塾教师,都称为其“宗教体系”的成员。皇帝名义上是儒教的信仰指向,但当几乎全国人民都信仰儒教后,皇帝也就不得不接受儒教思想的制约。是的,也许皇帝心里无非是想利用儒教维持统治的稳定,但他也不得不主动给自己戴上这个紧箍咒——必须装得像个“天子明君”,否则就不配当这个信仰称号了~~

基督教“统一”了欧洲,结合社会实践达成了《自然法》共识,方才演变成宪政观念,中国同样。虽然皇帝的权力貌似没有严格的契约,但所有既成的祖例成规已经将他束缚住(甚至失去了婚姻自由),制度越健全,皇帝的活动空间就越小。作为儒教主力的大臣们,更是从小就给皇帝灌输儒家思想,即“从娃娃抓起,培养革命的接班人”,让皇帝难以产生什么匪夷所思的妄想~~

明代的体制建设都达到了当时的一个巅峰,不论现实执行有多少脱节,只要皇帝表示遵从,只要朝廷能以此行政,这个体制本身就成为宪章,以此体制运作就成为宪政。

既然儒教在宪政中起到如此大的作用,那它究竟是如何演变发展的呢?是不是象某些人认为的那样仅仅是个“统治工具+思想枷锁”呢?

标签:中华龙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