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图片、壁纸大全、丝袜美腿高清图片大全!手机端
找朋网>社会新闻 >杂谈 > 龙脉—纵谈中华帝制

龙脉—纵谈中华帝制

查看:860 / 更新:2022-04-09 20:54

“道学”的形成可以看做是上古巫术和宗教的分水岭,但“道教”则是在汉代才形成的,其可以看做是道学为核,巫术为表,组织化为纲。春秋战国的各种“学说”则可以看做是是巫术和正式宗教(信仰、教义/仪式、组织化)之间的过度,为之后的宗教化打下哲学基础。帝制后,很多学说貌似消亡,实际溶入了各个宗教教派之中,俺常说,“墨家哪里寻?去道教里找吧~~”

佛教在汉代传入,其“类一神论”的“众生平等”教义本身可以认为是对“多神层次教”的印度教(著名的种姓问题)一种改革(基督教是对犹太教的改革,新教是对天主教的改革),但受地情影响,佛教后来只保留了哲学思辨内核,表相反被印度教同化。在佛教传入的同时,也是本土化的过程,虽然出现了大量谬误,但也加入了中国本土哲学思想的精华,尤其是道学的思辨深度。

道教在汉代就形成了两大流派,一是活动于上层的炼丹养生的丹鼎派,基本持政教分离观点,著名的大忽悠把秦始皇都给蒙了~~中国几乎所有“养生之道”都有他们的贡献;一是活动于下层的画符念咒的符箓派,经常政教合一的造反,汉末两大农民暴动——张角和张鲁就是两个代表,一个是太平道领袖,一个是五斗米道教主,前者的影响甚至远至太平天国。

宗教教义多有神秘主义因素,但“地区主流宗教教义无非是地域人群的意识凝聚”,否则何来“道理”可言?皇帝们表示对宗教的尊重,就是表示对教义的认可,也就是对民众信仰、向往的遵从。逢十六国南北朝乱世,各国都要用宗教拉拢民众,胡人皇帝就崇外来的佛,汉家皇帝就信本土的道,给予宗教役税豁免权,民众纷纷入教。佛道二教在此时展开大规模论辩,促进了佛道教义的共同提高。政权方看到民众纷纷入教逃避税役,又不好总是毁佛灭道搞得人心背离,并为了取天下才俊为俺所用,化解不稳定因素,在隋代就有了“人人平等(佛),修炼升级(道)”的科举。

此时,儒学还不能称之为儒教,它还仅仅是一门“学问”,它尚缺乏“信仰内核”和“现实组织”,即使在唐代,儒学也未称为官方统治学说。

佛道经过几百年的论辩,道教的“外丹”(丹药)演变成“内丹”(演化出“内功”),佛教也有了禅宗,这都是佛道相互影响相互融合的产物,信仰渐趋统一。儒学便将其内核拿来,借助科举体系,形成儒教,一个上到天子,中有百官,下至私塾教师、社会贤达的庞大的宗教组织。

儒教信仰实际维系的是大一统帝制能够得以稳定的支柱——科举体制:一种拣选官员的考试,一种沟通上下层次的渠道,一种定期更换新鲜血液的机制。

科举这种“游戏”几乎所有正当职业背景的男性公民均可参与,不仅体现出中奖者智商高明,而且获得“忠君爱国”的加冕,有严密的分级拿分标准,有明确的修炼方法,定时公布获奖名单,竞争力自然远远超过只能在虚拟想象中成仙成佛的佛道二教~~所以自宋代后,佛道论辩就少了,连造反的也少了,隋唐五代割据军阀都消失了~~确可谓“精神原子弹”。这是因为,儒教拥有三教精华哲理和现实有效的科举体制,不论从理论还是实践,其正当性、合理性、实践性都远远超过了各种造反/割据/宗教的信念。

皇帝自然不会放过任何当头的机会,他化身道教真人,冒充佛教现世佛,早就是本土多神教的天子,儒教更是把他当做信仰物,主流宗教们为了生存还不得不把他加以神化逢迎。这样一来,“农民革命家”们蓦然回首,发现自己简直没了造反的旗号,也难以吸引知识分子加入自己的队伍,不仅难以吸引大众(靠宗教旗号),也难以将部众组织化(靠知识分子),所以梁山好汉造反不过是变相谋个晋身渠道,老朱得先加入未被皇权收编的战斗力颇强的明教,李闯军终是乌合之众,清末净是一些佛道融合后的小宗教(比如白莲教)造反,洪杨干脆拿来了基督教~~

在宋代,中国民众在意识上逐渐分化成两派,一方是“知识分子”们儒教化的体制主义或国家主义的信仰,一方是“农民革命家”们道教符箓派化的阶级性的或民族性的信仰。不到国家体制和民族生存双重危亡的时候,他们是很难融合的,一次是在元末,一次是在清末;而明末,则是他们自家内讧,让满清拣了便宜。
>4.5 参政范围的扩张

欧洲的“民主”来自“议政权”,而中国帝制时代的“民主”来自“参政权”。前者的基础是统一的基督教信仰和割裂的政权相制衡形成的“政教双轨制”,后者的基础则是大一统帝制下的“政教合一制”的体现。

中华帝国时期,参政范围始终是在逐步扩大的,与之对应,也伴随则几代贵族豪门的兴衰洗牌。当然,科举并非“选举”(下决定上),而是“选拔”(上决定下),和“推举”(平级推选)也不同,所以本质上仍是“专制”,而非“民主”,这点须要首先澄清。但中国之选拔制度的广度和规范程度,是远远超过欧洲的,可以说,科举就实现了西方学者所说的“护卫者机制”,一种“最好的专制”。就算民主选举,大家也得能基本统一认识——“应该”选“什么样”的领导呢?而科举就回答了这个问题——拣选德才兼备的官员,而且这个拣选过程尽可能不受上级官员摆布的。可以说,明朝仅剩皇帝还挂着专制的羊头,中国明代已经实现了中华帝制特色的参政权平等的宪政民主。

欧洲平民除非因战功和特殊机缘才能进入政府官僚阶层,欧洲官方晋身渠道从未正式打开,要到近代方才有了正式的普遍的考试选拔制度。而中国汉代有了“孝廉制”,由地方官员考核“孝子廉吏”,进朝廷学习兼实习一段时间,然后派出地方为官,再逐级选拔,但时间久了,孝廉制就演变为地方氏族大户间的政治游戏了,他们形成裙带关系勾结推荐。氏族高户们本身具有地方资源,又有了参政权力,势力愈发强大,就成为了“门阀”。有些名门望族几代出任高官,势力超越郡县范围,最终演变为汉末地方割据军阀,此为“中国第二贵族时代”。虽有上述弊端,但因门阀没有名义上的正式的、终身的、世袭的地方军政教权,总不是那么名正言顺,不能形成“国家级效忠观”,相比春秋战国的“第一贵族时代”而言,也算一个进步了。

十六国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黑暗时期,表现为连年的征战动荡,持久未能统一。纠其根源是全球范围的暖湿向冷干的过渡期,游牧民族纷纷内迁,而中原刚经历内乱,无力阻挡。其也可看作一个民族间相互学习融合的过程,结果就是游牧民族的统治者们纷纷采用了汉人体制,胡汉混血融合,如此,政权就开放向了多民族,甚至更多倾向于胡汉混血的家族,因为这种家族更了解各民族的意识风俗,合众家之长,本身也具有更好的协调、平衡的作用,同时也意味着第二贵族时代的结束。

隋代开始有科举的雏形,正式给予了平民阶层一条不被豪门氏族干涉的晋身渠道。这是因垄断政权的门阀氏族遭到战乱打击,无法阻止行政权开放给平民;俺更以为是当时佛教道教兴起,很大程度和政权本身开始争夺资源,皇帝通过了解其教义,故采取类似的方式夺回“人心所向”。此时的科举还是很不完善的,仅算有了一个不太正规的考试办法。

汉代“孝廉制”仍是“举荐制”,需要基层官员推荐,官官相举,才演变成了门阀氏族们近亲繁殖的游戏;三国时代,因政府机构全部残破,魏国就采用中央派员考察、地方公举的“九品中正制”,虽然考核标准相对统一,但仍不脱举荐的基础;而“科举”就大大不同了,它把渠道向几乎所有“正当职业”的男性开放,而无需地方官僚举荐,避免了前朝制度的弊病。虽然唐朝的官僚并非都是科举而来,“世家”子弟仍占很大比例,但科举已经制度化,和“继承制”、“举荐制”分庭抗礼并逐渐超越。唐代可算“中国第三贵族时代”或称为“贵族时代和平民时代的过渡时期”,此后,“世袭性质的”“非皇家贵族”在“中华帝国时期”几乎绝迹,很难称得上“时代特征”了。

宋代科举正式成为国家大计。根本原因无非是赵匡胤经历五代乱世,五代时握军权者经常篡位,皇帝本人仅算一个大军阀头子(组织必由意识和现实双重诉求而结成,仅有现实利益诉求就会经常动荡,并趋于“短视”,随时可能分裂),失去了“神圣”的味道,他本身就是“黄袍加身”登基,为了中断这个“风气”,就采取一系列的重文轻武政策,并极大的加强中央集权,科举就是这种思维下的核心政策之一。

从客观上看,科举就让宋代和明代的政权具有了“普遍民众基础”的,举子们来自五湖四海,又大都是平民出身,对基层民众生活并不陌生,没有沟通障碍;定期的考试可以经常的“更换国家机器的血液”,保持一定的活力。

明的科举更加规范化,但为了考试的“公正”起见,考试内容就朝着僵化固化的方向发展了。政府的官员绝大多数都从科举而来,很少受到世袭制的妨碍,参政权就扩大到几乎全体男性公民。民众既然有了现实有效的参政权,自然国家局势就更为安定。

不过,话再说回来,参政权的无限扩大虽然有很多优点,但物极必反,同时也就为非常时期缺乏核心领导/组织埋下了伏笔,易分散化、易相互制肘、易被“斩首”陷入乌合之众的境地,中央军瓦解则各地抵抗力量过弱。俺常感叹明末缺乏一个能武装割据对抗清兵并转入反攻的汉人领袖,这很大程度就是宋明两代执政观念造成的必然后果。

标签:中华龙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