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图片、壁纸大全、丝袜美腿高清图片大全!手机端
找朋网>社会新闻 >杂谈 > 龙脉—纵谈中华帝制

龙脉—纵谈中华帝制

查看:860 / 更新:2022-04-09 20:54

井田制大家应该比较熟悉,一块地分成横纵各三共九块,中间为公田,四周为私田,农民都要耕作,然后公田收获交给王公贵族,相当于“九税一”,而私田是由贵族按平民的年龄授收的,成年后授田,年老时收回,由贵族掌握“公平度”。可以看出,这其实是部落制的一个延续,在土地相对稳定,人口相对稳定时,也算一个可行的不错的办法。

随着土地的开垦、人口的增多,贵族们管不过来了,井田制就无法继续了,遂演变为租税制度,不管是谁在耕作,只针对耕地来征收租税,“相当于”“承认”了土地的私有化。

汉代的田赋比例很低,只有“三十税一”,甚至文景年间有17年不征农业税,那么政府的财政收入从何而来呢?而且文景年间给后世攻打匈奴攒下了很厚的“家底”,这当然不是靠大印钞票通货膨胀而来的了。

对欧洲史有所了解的朋友会知道,虽然欧洲贵族未必拥有辖地内所有耕地的“绝对处置权”,但贵族一直拥有山林地的“牧猎独享权”,拥有山林地和其他非农耕收入的“绝对征税权”,中国当时也是如此。即耕地实际私有制了,但山林湖泊等等的“公有资源”仍是属于皇室绝对所有的,皇室当然不能把这些资源白白撂荒,平民可以使用,但必须征税。这在“道理”上也完全说的过去,你既然用了公家的资源,当然就要向公家纳税嘛,然后公家用此收入来维持“公有的”国家机器。

不仅有此类收入,盐铁等生活必须品也是由国家垄断经营的。大家可能会觉得,这盐虽然人人都得吃,但才多大点利润?而当时得铁器又能用多少呢?呵呵,只要垄断,就可以任意加价嘛,所以利润可不低,而且汉代是“小中央小地方”,“在编”的公务员很少;常备军虽不少,但绝大部分是“全民义务兵役制”而来,国家提供的补给很有限;国家或地方公共工程很多由“全民义务劳役”而来。所以这钱足够养活皇家,而且还有很大富裕呢~~汉代前期,这部分的收入就已经超过了耕地税租(即垄断企业收入超过了农业税)。

农业税率是不能轻易改变的(农业税率在古代相当于朝廷和民众的最重要契约之一),而垄断经营收入归皇室(相当于“大汉帝国皇家盐铁总公司”,哈哈~~),并且是可以“灵活”控制价格的,皇室还可以把这部分收入拿出来贴补政府。这就好比农产品免税了,但化肥、农药、农机具、柴油的生产和买卖还是要征税的,而这些生产资料的税收最终肯定是由农民来承担的,实际上农民仍承担着“消费税”和“增值费”。可以说,当时的工业和“三产”收入就已经超越了农业收入。

帝国农民虽然名义税费一直很低(3~5%),但不仅有地方性加税、地主分成、项目性捐税还实际承担着“垄断企业”利润,当时生产力水平很低,农民也就不剩啥了……农民们格外重视农业税率,是因其他的“苛捐杂税”项目多是按基本农业税率附加的比例,这个基础变化一点,整个税赋就增加很多了。

不仅盐铁,实际上所有和全国所有人直接相关的产业,皇室都想捞一把。对于中国这种中央集权的国家来说,“名义税收”仅仅是“实际赋税”的一小部分,只要是“借助政权的垄断性资源控制而实行的公有的盈利性项目”的,实际都是赋税的范畴。这在很多人眼里是比较“阴险”的,但如果它确实能为民着想,能控制住自己的贪欲,在很多领域上(比如铁路和大宗国计民生产品)虽然有时貌似效率较低,但还是比纷乱的竞争更好一些。

也即,此事的关键反倒不是名义公有还是私有的问题,而是公有之所有权和监控权的“现实实现”的问题,即“公有”究竟是“谁”有?谁来监督授权其公有?大可不必在纠缠垄断企业的性质,而应着重于国家属性本身。

标签:中华龙脉